
舞阳医护人:坚守岗位,就是最好的假日
2022-10-3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本报记者 王明杰 通讯员 孟海岩
国庆首日,毅守岗位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10月1日是国庆节的第一天,在这举国同庆的日子里却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医护人员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接诊更多的患者,抢救危重的生命。每一次问诊,每一次手术、都是医护人员和病魔的坚毅战斗,呵护着广大群众的身心健康。
急诊一线,生命至上
国庆节期间,舞阳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是医院最热闹、最忙碌的地方之一。10月1日,今年52岁的齐艳红医生又坚守在急诊一线,她在急诊岗位已奋战了17年。上午10时,紧急接诊一名四轮小拖车祸患者,她和同事立即给予止血、心电监护等抢救,最终使患者转危为安。十七年来,她抢救过数不清的急危重患者,也记不清多少次是岗位上度过节假日的?车祸、消化道出血……患者呼叫声、夜间急诊者,每天急诊科当班的医生和护士们忙得团团转,但谁都没有埋怨,而是努力救治、耐心安慰着患者。该院急诊科主任王海涛朴实地说:“在急诊科,抢救患者就是过节,没什么特殊的,不同的是比平日更忙一些,因为出现意外伤患者更多”。这支先后荣获多次市县急救比武优秀成绩的急救团队,日夜坚守做到了生命至上,他们用信念和行动保障了许多急危重患者生命。

“国庆宝宝”喜临世间
祖国生日,人民同庆。许多的“国庆宝宝”将会选这个美好时刻降生。10月1日,该院产科杨九红主任带领何爱芬、韩玲芹、李彩云等医生成功帮助9位产妇顺利产子,迎接了新生命的降临。护士长武静早早预知当天任务重,天刚亮就把女儿托给亲戚照料,奔赴科室带领护士做好术后护理,入院评估,新生儿观察等工作,直到深夜才回家。妇科邢旭主任带领团队成功为四个家庭,带来了国庆四宝,婴儿们的啼哭声,把幸福的笑容写满在每位宝宝家人们的脸上。
患者的需要,就是医生的责任。国庆节凌晨3时,神经内科接诊一位68岁的脑卒中患者高某,病情凶险!医生孙向华、护士李想迅速给予融栓治疗,经过及时救治,患者生命稳定、肌力恢复正常。这是该院卒中中心年均融栓260余例中的又一位受益者。同一天,介入科主治医师齐永乐、范海伟放弃节日休息,为一位97岁高龄的老人成功实施“胆管介入”手术。由于老人年龄较大,体质较差,术前制定了细致的手术方案,术中严谨细致地为老人实施手术,术后即缓解患者疼痛等难题,家属十分感激地说:“这是送给我母亲最好的国庆礼物!”。
外科临床和手术室的医护人员,面对繁重的医疗工作任务,不辞辛苦,加班加点早已成为一种惯性。只要是患者需要,不管他们身在何处,都会放弃休息,赶回医院。有的医务人员根本就没有休过完整的假期。发热门诊医护人员日夜坚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他们都深深知道选择了医护岗位,就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奉献。

医护爱心,守护儿童
该院儿科作为全省重点专科之一,拥有二个病区。国庆节首日,科主任带领医护人员加班加点查房、处理患者、书写病历。特别是儿童康复训练室承担着20名患儿的康复治疗,“孩子的康复一天都不能停!”康复师乔书敏、郭三丽、杜明等人,坚守岗位,继续为前来康复的宝宝们进行治疗。工作之余,她们还为小朋友送上五星红旗,教孩子们认识国旗,热爱中国红;这一幕让家属们看在眼里,高兴在心里。
假日到来,许多上班族利用假期来院就医、检查身体。医技科医护人员加班就不新鲜。他们使出“洪荒之力”,服务者就诊。10月1日,该院螺旋CT室共为102名患者进行 CT检查,还有6名患者进行了心脏冠脉造影特殊检查。诊断医生李言举和和技术人员杨铮等人都放弃休假,加班满足患者对检查的需要。与此同时,胃镜室、超声科、门诊药房……为了保证正常的医疗秩序,医护人员都在国庆节当天坚守岗位,并且许多人次日还要参加县域的全域核酸采集检测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敬佑生命、救死扶伤”,这是舞阳医护人员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们的崇高情怀。面对着鲜艳的国旗,送上对祖国母亲的祝福!许多医生说:“国庆节,我也很想和家人在一起,但作为医生我有职责,我要在岗位上为患者保驾护航”。他们和全国广大白衣天使一起,立足岗位用实际行动为祖国庆祝生日。
夜色降临,病房透出的每一道灯光都像提灯女神为患者送去健康;夜空中每一颗星辰闪烁,都祝福着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