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梗塞救治知多少
2022-9-28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一、什么是脑梗塞
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由缺血、缺氧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脑梗死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全部急性脑血管病的70%,以中老年患者多见,女性与男性惠者的比例为1:1。
二、疾病类型,脑梗死最常用的为以下两类。
1.依据病因分类:大脑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小动脉闭塞型、其他明确病因型和不明原因型
2.依据梗死部位分类:全前循环梗死、部分前循环梗死、后循环梗死和腔隙性梗死。
三、各种原因导致的颅内及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各个病因分型方法标准不同,但均将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和小动脉闭塞作为脑梗死最主要的三种病因。
1.大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脑梗死的机制主要包括血栓形成、动脉栓塞、载体动脉病变堵塞穿支动脉及低灌注。
2.心源性栓塞:心源性栓塞主要病因包括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心脏瓣膜病、人工心脏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梗死、心肌病、心力衰竭、心脏黏液瘤等。
3.小动脉闭塞:主要为高血压引起的脑部小动脉玻璃样变、动脉硬化性病变及纤维素样坏死等。
另外,少部分由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引起。小穿支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炎及遗传性疾病等也可导致小穿支动脉闭塞。
脑分水岭梗死主要病因为边缘带小动脉缺血,常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麻醉药过量、降压药使用不当、心脏手术合并低血压及严重脱水等。
四、基本症状
1.早期症状:脑梗死没有特定的早期症状,症状视梗死部位、面积、阻塞血管等原因不同而不同。部分患者脑梗死发作前,可先出现阵发性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如身体不同部位的感觉麻木、瘫痪,头晕。
2.初期症状:初期脑梗死患者一般意识清醒;中期出现意识障碍、延髓性麻痹、四肢瘫、昏迷、中枢性高热、应激性溃疡等;
3.晚期症状:晚期并发脑疝时,常危及生命,最终导致脑死亡。
五、相关检查
1.血液化验及心电图检查:心电图、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糖、血脂、肾功能及电解质等,有利于及时发现危险因素。
2.神经系统检查:神经系统检查的类型视不同个体、年龄及其他因素而不同。神经科医生可能会在诊室提出问题并且进行相对简单的测试,用来判断肌肉、运动、健康状况以及感官功能的好坏。
3.颅脑CT:头颅CT平扫为脑梗死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利于早期脑梗死与脑出血的判别。
4.颅脑MRI:脑梗死发病数小时后,可显示病变区域。可发现脑干、小脑梗死及小灶梗死。但MRI的最大缺陷是诊断急性脑出血不如CT灵敏。
5.超声检查:经颅多普勒及颈动脉超声检查可发现颅内大动脉狭窄、闭塞,评估侧支循环及监测微栓子,评估脑血液循环状况。可显示动脉硬化斑块、血管狭窄及闭塞。
6.脑血管造影检查,又叫DSA,方法就是通过股动脉穿刺,植入导管导丝到脑血管位置,通过注入一定造影剂,使血管显现出来,继而有经验的神经科医生分辨血管病变情况,脑血管造影检查,是评估脑血管病金标准。
六、发现脑梗塞后一般怎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治疗原则为积极改善脑循环,开通闭塞血管,挽救缺血脑细胞,加强脑功能锻炼,减轻脑功能损害。在急性脑梗塞发病后,如患者脑梗塞面积相对较大,临床症状较重,同时处于脑血管介入及静脉溶栓治疗窗口期内,可考虑进行脑血管介入及静脉溶栓治疗,如在医生指导下完成上述治疗,达到脑血管完全开通效果,则治疗效果最为理想,可以最大限度挽救缺血的脑细胞。如患者已度过窗口期或不能耐受脑血管介入及静脉溶栓治疗,需给予内科保守改善脑循环治疗,同时在临床症状平稳后早期进行脑功能锻炼,以减轻脑功能损害,减轻后遗症。
什么是脑梗死介入治疗,我们医学上叫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是医生通过股动脉穿刺,将取栓的微导丝和微导管通过脑血管的闭塞段,放到闭塞段以远的血管之内,然后通过微导管将支架释放在脑血管闭塞的部位,支架给打开以后,血栓跟支架融合在一起,再将血栓跟支架一起顺着微导管给拉了出来,然后就直接将堵塞血管的血栓给取出。另外一种方式我们医学上叫抽栓,就是用专用的导管抵达血栓的近端,引用负压的原理把血栓抽出。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动脉溶栓,把导管抵近血栓,从导管内推入溶栓药物,使血栓溶解,达到血管开通的目的,当然这三种脑梗死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也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而选择,有时应用其中的一种,有时二种或者三种方法同时应用。
七、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现状
在2015年以前,中国能开展急诊取栓的中心较少,全国年取栓例数不足3000例。2018年中国卒中学会,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人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介入学组发表了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中国指南,其中对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救治,治疗方法步骤适应症给予规范,救治了一大批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患者,有统计,从最初的全国几家大医院开展该项手术,到现在全国地市级医院甚至个别县级医院都开展了此类手术, 2015-2020年5年间,中国机械取栓的数量增长超过了10倍,2020年取栓数量超过4万例,2021年达到8万余例。我们医院从2019年开始开展此类技术,救治该类患者上百例。
八、哪些病人需要血管内治疗:急性脑梗塞介入取栓治疗有其严格时间窗及适应证,急性缺血性卒中,影像学检查证实为大动脉闭塞;CT排除颅内出血;前循环闭塞发病时间在6小时以内;前循环闭塞发病时间为6~24小时,经过严格的影像学筛选后可推荐血管内治疗;后循环大血管闭塞发病时间在24小时以内,血管内治疗是可行的;还有患者或法定代理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虽然说发病6小时内,6—24小时,当符合一定标准时,可以行血管内治疗。但是时间越短越好,尤其是6小时以内,是血管内治疗的黄金期。因为脑梗塞后,大约每分钟有19万个脑细胞死亡,有时候耽误一分钟将对患者的救治效果,恢复情况有天壤之别,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急性脑梗塞救治的关键。
对患者及家属来说,咱们老百姓怎样识别脑梗塞。脑梗塞发病有早期症状及初期症状,如果我们尤其家属患者早期识别,对于患者的救治有其重要意义,时间就是大脑,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救治的关键是闭塞血管快速安全再通。我们医学上有一个“中风120”口诀,可以学习一套简单且形象的中风识别脑梗塞:“1”看1张脸:不对称,口角歪斜;“2”查2只胳膊:平行举起,单侧无力;“0”(聆)听语言:言语不清,表达困难。如发现上述三个症状之一,应马上拿起电话拨打120,通过救护车将患者尽快送往卒中绿色通道的医院开展救治。
九、预防措施
1.日常预防:一是控制血压:为预防脑梗死最为重要的措施,患者平时应加强锻炼,减少钠盐和酒精摄入。二是合理饮食:多吃蔬果,减少脂质摄入;平时饮食应少盐少油,尽量少吃高胆固醇的食物。三是戒烟:研究表明吸烟可增加各类脑卒中发生率。四是控制血糖。五是保持健康体重。六是合理运动,保持心情舒畅。七是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2.药物预防: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适当的药物,用于预防血栓形成。一旦抗血小板药物:常规应用阿司匹林等。二是抗凝药物:如肝素、华法林等。(聂兴玉 丁林国 田野 范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