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年·河南卫生健康答卷洛阳篇】锚定大健康 洛阳谱新篇

2022-9-20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本报记者 刘永胜  刘 旸  通讯员 耿 梅  龚 勋

 

  
“数”说洛阳
2021年,洛阳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31.17%,比2017年提高了16.27个百分点,提前超额完成2022年省定目标(22%)。
全市现有各类医疗机构4810家,较2012年增加22.8%,医疗卫生资源得到极大扩充。
全市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7.84张、卫生技术人员数达到8.73人,较2012年分别提高了70.4%、74.6%。
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2.08‰、3.49‰、11.47/10万,较2012年分别下降了47.3%、33.4%、27.8%。
182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建设和服务能力达标,占比达91%;2410个村卫生室改造为标准化卫生室,公有产权比例达80%。
医养结合机构由2017年11家增加到23家、床位达4973张,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合作服务率达100%。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从青帝伏羲根据河图洛书演绎的阴阳八卦,奠定了中医药文明的发展之基,到商相伊尹以滋味说汤,开创了中药汤剂的先河;从成书于东汉时期洛阳的《神农本草经》,到龙门药方洞的片片石刻……古老的洛阳,在中华民族的卫生健康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华章。
既往以“古”闻名,今朝更加出彩。这十年,是洛阳市卫生健康事业投入力度最大、发展速度最快、改革成效最明显、群众健康获得感不断增强的十年。
这十年,洛阳市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重要论述精神,瞄准“建强副中心”的城市发展总目标,以建设健康洛阳为中心,着力“建体系、深改革、优布局、提能力”,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显著提升,卫生健康事业蓬勃发展,实现历史性跃升。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十年来,洛阳市迎难而上,深化改革,印发《洛阳市深化三医联动改革实施方案》,探索医改洛阳办法,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速破解。
洛阳深入调查研究,建立健全“3331”医疗服务体系,构建城市和县域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城乡协调发展的三类医疗联合体(城市医疗集团、城乡医联体及专科联盟),着力建设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洛阳市是全国第二个实现市域范围内县、乡、村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零差率”销售全覆盖的城市,城市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全面落实药品购销“两票制”,有效减轻了群众负担;调整293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启动11家医院进行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工作试点,稳步推进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积极开展药品耗材“集采”,“集采”价格平均降幅达53%;成立公立医疗机构医疗设备采购联盟,2021年先行先试的超声、腔镜设备采购分别较预算价降幅达39.0%、21.4%。
2017年以来,洛阳市7家改制医院先后恢复为公立医院,进一步强化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公立医院不断深化综合改革,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完善干部管理体制,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去行政化工作全面推开;七县二区全部建成行政、人员、业务、药械、财务、绩效、信息“七统一”管理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建设35家县级医院分院,县域门急诊就诊率达81%,基层为62%。
宜阳县积极探索基本医疗服务综合支付制度改革,在全国卫生健康大会上进行了交流,被国务院医改办作为医改重大典型经验向全国发布;汝阳县“互联网+健康扶贫”案例被评为河南省医改典型案例,获“2020年全球减贫最佳案例”,探索完善县、乡、村一体化公益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入选“中国改革2021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名单。
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十年来,洛阳市按照“引进资源、提质增效”的总体思路,持续扩容优质医疗资源,推进医疗机构提质升级,全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整体提升。
国家、省区域医疗中心加快建设。国家中医骨伤科、呼吸、中医脑病区域医疗中心等建设项目陆续落户洛阳;2021年,癌症、呼吸、神经疾病、妇产、皮肤5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获批建设。
医疗机构提质升级增效明显。洛阳现有各类医疗机构4810家,其中三级及以上医疗机构22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4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2家、三级甲等专科医院1家)。汝阳、偃师、伊川、新安、宜阳、嵩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级医院,偃师、宜阳、嵩县中医院成功创建三级中医医院,9家县妇幼保健院全部晋升二级妇幼保健院,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城乡医疗卫生资源总量增加、结构优化、布局逐步均衡。
基层服务能力不断增强。182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建设和服务能力达标,占比达91%;全市3093个村卫生室中,公有产权村卫生室2410个,公有产权比例达80%;基层卫生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乡镇卫生院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比由2012年的4.3%提高到2021年的28.59%,中级以上职称者占比由10.42%提高到24.52%,乡村医生中执业(助理)医师人数达到2523人,占比达37%,整体素质明显提升。
中医药服务进一步普及。中医药服务网络遍布城乡,中医药事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持续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馆(中医科)建设,全市乡镇卫生院建成127个中医馆,5个县(区)实现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全覆盖。
优质医疗资源布局更加均衡
十年来,洛阳市深入研究、科学谋划、统筹推进,医疗资源布局更加均衡。
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洛阳印发卫生健康改革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将中心城区划分为6个区域,分别布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每个区域规划设置一所区属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合理配置城市区医疗资源,进一步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
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目前,河南省第二儿童医院、洛阳市中心医院伊滨院区(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洛阳医院)、豫西公共卫生中心(万安医院)、洛阳市中医院伊滨医院、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大楼5个重大医疗卫生项目正在按照时间节点加快推进。2022年4月9日,河南省第二儿童医院一期项目正式开诊;万安医院一期项目已正式开始接诊新冠病毒感染患者。
健康洛阳行动全面推进
十年来,健康洛阳行动全面推进,促进健康的政策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得到全方位保障。
健康科普“两库一机制”逐步构建。洛阳建立了市、县两级覆盖传统媒体、新媒体的科普传播平台,打通市、县、乡、村四级传播渠道。2021年,洛阳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31.17%,比2017年提高了16.27个百分点。
慢性病防控、重点传染病防控有力有效。洛阳疾病防控体系不断完善,传染病疫情整体平稳,无重大传染病疫情暴发流行,国家常规免疫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成功创建5个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8个省级示范区;精神卫生工作实现县域内诊疗服务全覆盖,近5年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各项指标稳居全省前列;持续推动职业健康监管网络向基层延伸,建立了贯通市、县(区)、乡(镇、街道)、企业的四级监管网络。
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洛阳实现“国家卫生县城”全覆盖,建成无疫小区(村)3577个,建成率达98.1%;建成省级“健康细胞”238个,“国家卫生乡镇”26个,均超额完成省定目标;2007年以来,洛阳市连续15年保持“国家卫生城市”荣誉。
公共卫生保障水平持续提升
十年来,洛阳市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底线思维,织牢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努力减少公共安全事件对人民生命健康的威胁。
2020年伊始,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洛阳市5.8万名医务人员快速反应,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坚决阻断疫情扩散蔓延,保持较长周期不发生本土疫情,构筑起坚强稳固的“洛阳防线”。
全市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全面强化县级疾控机构实验室能力建设,提升重点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检测能力,县级以上疾控机构全部建成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具备开展新冠病毒、流感病毒、肠道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等常见病原体的核酸检测和抗体检测等能力,七县二区日核酸检测能力达1万管,全市日核酸检测能力达33.85万管。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11类扩展到31类,补助标准从2012年的25元/人/年提高至2022年的79元/人/年;全市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73.96%;高血压病患者和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分别达82.18%、80.86%。全市临床用血保障有力,开通首列无偿献血主题地铁,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宣传格局,连续12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荣誉。
“一老一小”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十年来,洛阳市关心“一老”、关爱“一小”,关注重点人群,加快发展更高水平、可持续的“一老一小”服务。
健康老龄化工作卓有成效。洛阳市先后被国家确定为医养结合、安宁疗护首批5个试点城市之一,多次在国家级会议上交流发言;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市级安宁疗护中心,组建了9个县级安宁疗护病区和12个安宁疗护单元;在全省率先出台《老年医院建设基本要求》《关于加快推进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的通知》,洛阳新里程医院完成转型,成为三级老年专科医院试点;在全省率先组建老年病医院、老年疾病防治中心,医养结合机构由2017年的11家增加到23家,床位达4973张;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合作服务率达100%,居家社区医养结合及家庭病床服务扎实推进,老年健康服务网络逐步健全。2022年9月,洛阳市卫生健康委(市老龄办)被省老龄工作委员会、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推荐为2个全国老龄系统先进集体之一,老龄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三孩生育政策全面落实。洛阳市各项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落实率达100%;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全面覆盖,公民出生缺陷预防意识显著增强;婴幼儿照护服务积极推进,人口家庭发展更加均衡。
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初步建成以妇幼健康服务机构为龙头,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产科、儿科为骨干,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妇幼健康服务网络;持续开展妇女儿童“两癌”(乳腺癌、宫颈癌)、“两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苯丙酮尿症)筛查重点民生实事,连续4年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2.08‰、3.49‰、11.47/10万,较2012年分别下降了47.3%、33.4%、27.8%。
“互联网+医疗健康”深度融合
十年来,洛阳市依托互联网技术优势,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模式。
2019年8月,“健康洛阳”系统上线,这让洛阳市成为全省第一家上线电子健康卡系统的省辖市。目前,“健康洛阳”已经开通了挂号、缴费,检查检验报告查询,药品、检查、卫材价格公示,出生医学证明预约,在线问诊,核酸检测预约等六大部分33项服务,并上线了新冠病毒疫苗预登记、省内接种记录查询、献血结果查询等服务。截至目前,全市有34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上线电子健康卡,全市累计完成注册数量达164万,领卡211万人次。
洛阳市还建立了覆盖市、县、乡、村的远程医疗系统,远程会诊共享中心覆盖134个乡镇、2674个村卫生室,全市10家三级医院的50余名专家每天在线诊疗,群众可通过手机随时随地与省、市三级医院专家在线咨询交流。目前,全市已通过“互联网+医疗”系统为基层患者提供诊疗服务60余万人次。
十年奋进,洛阳市卫生健康事业坚持规划引领、创新发展,持续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站在新十年的起点上,洛阳市卫生健康系统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副中心城市建设为契机,以崭新的面貌、昂扬的姿态,主动作为,大步向前,着力打造全省健康水平领先城市,奋力谱写健康中原建设的洛阳华章。
 (本版图片系曾宪平拍摄)
 
 
审核:星星 责任编辑:赵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