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年·河南卫生健康答卷之医院篇】奋楫扬帆破浪行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发展纪实

2022-9-15 来源:医药卫生网 - 医药卫生报
 
本报记者 丁 玲  通讯员 刘兴翠  郭 昊  文/图
 

4年完成心脏移植手术173例,位列河南省第一,跑进全国前列,成功入选我国人工心脏团队协作中心;获批国家CRT(三腔起搏器)植入建设中心;心脏肝脏联合移植手术,填补省内技术空白;为出生5个月婴儿实施心脏移植手术,创下省内最小患者纪录……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河南省唯一的市级心血管病专科公立医院,百姓健康的守护者,随着现代医院管理模式的推行,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在健康中原宏伟蓝图的实践中不断创造着奇迹,为全省人民交上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守护生命 激发创新驱动力   只有创新,再创新,才能释放出医院发展的强大动力。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发展历程中,创新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力驱动下,该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好成绩。

8月16日9时,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3楼重症监护室门口,一辆移动病床被缓缓推出。

躺在病床上的婴儿名叫乐乐(化名),在4个月时被查出严重心力衰竭,经过多家医院的看诊,专家们一致认为,心脏移植是唯一的“续命手段”。否则,孩子的生命有可能在2岁或者更早终止。

抱着最后的希望,乐乐的父母带她来到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找到该院副院长,心脏移植中心、心外科三病区主任杨斌,等待心脏移植。

1个月后,乐乐等到了合适的心脏供体。8月6日,杨斌带领心脏移植团队成功为乐乐实施了心脏移植手术。

乐乐的心脏移植手术,为中原地区年龄最小的心脏移植患儿,也是我国目前为数不多的超低龄心脏移植手术之一。

作为一家心血管病专科医院,该院一直致力于救治心血管病患者,尤其是通过顶尖的技术,来挽救终末期患者的生命。多年来,该院一直在做大量的基础准备工作。

2018年年初,经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审议通过,国家卫生计生委(现为国家卫生健康委)认定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脏移植执业资格。

2018年4月,在杨斌和专家团队的精心准备下,周口市的胡先生成功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成为河南省第一例顺利出院的心脏移植患者。

而后,78岁的李先生成为国内年龄最大的心脏移植手术患者;年仅5个月的婴儿为国内年龄较小的心脏移植患儿……

从2018年4月~2022年8月底,该院心脏移植团队累计完成心脏移植手术173例。2020年、2021年,该院连续两年移植例数位列全国第四。

一所市级心血管病专科医院为何能在高手如林的省会医院中异军突起?靠的是创新和担当!

近年来,该院集纳相关科技力量,支撑医院走向高速发展道路。

2020年6月,在国家人工心脏协作中心实验室,杨斌独立完成的动物人工心脏手术,受到手术现场专家高度赞誉,并成功加入国家人工心脏协作中心团队。这也是我国华中地区和河南省第一家加入国家人工心脏协作中心的医疗卫生机构。

随着河南省心律失常医学重点实验室的成功申请,2021年年初,由该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赵育洁主导的科研项目已启动数项。

2021年4月21日,中原地区首例人工心脏“火箭心”植入手术在该院独立完成。

作为国内较早开展肾脏移植手术的医院,该院开展肾脏移植已有30年历史。该院的肾移植肾脏病诊疗中心在科主任王长安的带领下,已完成2200余例肾脏移植手术。

河南首例心脏肝脏联合移植、左心耳封堵术全球跨境直播等均诞生于该院…… 

在该院院长魏艳看来,在业界,创新已成常态,要想脱颖而出,就要比别人跑得快,跑出“加速度”。近年来,该院组建了一批省级实验室,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从源头上为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撑。

目前,该院已获批省级心血管区域医疗中心,通过科技创新打造代表省内先进水平的心血管医疗中心,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医疗技术高地。

强基固本 学科发展新突破   学科建设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依托。近年来,该院加强重点专科品牌建设,做大做强心血管、肾移植两个拳头专科,瞄准国际国内学术前沿,坚持高起点、高水平、超常发展,实现心血管疾病预防、诊断、治疗上的全面突破。

近年来,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加强重点专科品牌建设,升级换代“老字号”,潜心攻关“心”领域,以获批建设的河南省心血管区域医疗中心为依托,深化专科优势,与全省111家市(县)级医院签约心联盟,实现优质资源下沉,为基层培养心血管骨干人才。

加强重点实验室管理。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现有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其中,河南省心律失常医学重点实验室开展工作成效显著;2021年度申报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联合共建项目30项;获批河南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锻造敢于攀高峰的科研战队。一是推行首席科研顾问制度,构建“顶层设计+顶尖团队+后备人才”全链条科研人才引育、留用机制;二是推选两名业务骨干,入选郑州市名师名医名家第一层次培养对象。

该院心血管内科是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共有15个病区,年开展心脏介入手术2.3万例;心血管外科则是河南省医学重点培育学科,共有9个病区,年开展心血管外科手术近2000例,填补多项河南省医疗技术空白。

2021年11月,该院新的心血管病房楼投入试运行。该病房楼系全市首个心血管病房楼,设置床位500张,含15个病区,楼内除了配置了先进的专业手术设备外,还开设了6个导管手术室及远程会诊中心。

2021年9月,随着心血管外科获批国家卫生健康委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左心耳封堵、先心病、大血管)培训基地,该院至此成为拥有国家卫生健康委冠心病介入培训基地、心律失常(导管消融+器械植入)介入培训基地、结构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大血管、左心耳)介入培训基地为一身的首家三级甲等心血管病医院。

 “强调团队协作是心血管外科的传统,专业与专业、科室与科室、医生与医生之间的联系是无法割裂的。”赵育洁说,多学科合作是以患者利益为基础,各相关学科共同商讨,利用自身优势,加强合作进行团队建设,促进心血管学科的发展。

赵育洁说:“我们的目标是打造河南省内、中原地区心血管病诊疗中心,不仅要在手术量上、疑难病症问题的处理上,还要在学术影响力上占据一席之地。”

器官移植因复杂程度、风险大,是一项需要多学科参与的医疗技术,也代表了一家医院学科建设的综合水平。

一台心脏移植手术能够顺利实现,每一个环节都很关键:从院外的供体转运,到院内麻醉、体外循环、术后监护、内科、外科、检验科等诸多专家的齐心协力,才得以让患者获得新生。

翻开该院心脏移植团队的手术名单,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心脏瓣膜病……涵盖了心脏移植技术能救治的所有病种,以及少见的心脏肿瘤、心脏外伤等。

其实除了婴儿和高龄老人,各个年龄段和性别的心脏移植手术,该中心都在持续地顺利开展,而且患者也都顺利地出院。“这也充分说明,我们心脏移植中心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中心,包括生存率、患者随访、延续生存等,都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杨斌直言。 

立足公益 托起百姓健康梦

 “宝贝恢复得很好,很快就可以回家了。”8月,该院党委书记曹德明陪同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医疗救助项目负责人,到心血管外科病房,查看西藏患儿们的恢复情况。这些患儿是该院第五次“天使之旅——西藏先心病患儿筛查救助行动”救治的患儿。来到该院后,入住了心血管外科3个病区。手术很成功,孩子们恢复得很不错,一部分患儿已经出院回家了。

据了解,我国每年新出生的婴儿中约有15万新生儿患有这样或那样的先天性心脏病,每年都有许多患儿因没有被发现或没有被及时发现而失去救治的机会。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立足实际,发挥医院心血管病专科技术优势,执着开展贫困家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筛查救助活动。而在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医疗条件较差,许多贫困家庭的患儿得不到及时治疗,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自2015年开始,该院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携手,持续开展“天使之旅——先心病患儿筛查救助行动”。这项活动已先后到青海、贵州、云南、西藏、新疆等边远地区开展11次救助活动,总行程5万多公里,筛查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3万余人,并已为400余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施全免费手术治疗,手术全部获得成功。

这只是该院公益救助的一个缩影。作为国家三级甲等心血管病医院,如何发挥专科实力优势,帮助那些急需帮助的贫困患者,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一直走在探索的路上。从省内到省外,多年来,该院正用自己的爱心和善举,不断播撒着爱的种子,形成了以专家团队带头送医、义诊筛查覆盖城乡、医保基础保障、慈善救助补充帮扶等模式为一体的完整医疗救助体系。

事实上,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的公益之路,数十年如一日。近年来,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将慈善公益融进每位员工的血液中,一本本爱心救助手册、一串串书写不尽的名字,浓缩成了该院润物无声而又强大的品牌力量。

“作为公立医院,就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谈到医院开展的系列救助活动,魏艳坦言。

回顾医院的发展历程,不论是专科上的“精耕细作”,还是技术层面的创新突破,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多年来一直在努力奔跑,奋力前行。

“我们已经将人工心脏技术应用于临床,在实现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心血管病专科医院的目标中,我们正脚踏实地稳步前行,为健康中国建设尽微薄之力,为健康中原建设增光添彩。”展望未来,魏艳目光坚定。

审核:星星 责任编辑:赵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