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伞伞白杆杆真的躺板板吗?
2022-5-9 来源:医药卫生网驻马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冯煦苑
红伞伞白杆杆真的躺板板?疾控专家说出真相
“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躺板板睡棺棺,然后一起埋山山,埋山山哭喊喊,亲朋都来吃饭饭,吃饭饭有伞伞,全村都来躺板板。”看到歌词,是不是大多人都会跟着哼唱起来?这一首教育大家不要乱食野生菌的魔性神曲让很多人认识了“红伞伞”,也让大众意识到误食野生菌带来的危害。
那么,误食红伞伞就一定会躺板板吗?根据我省多年监测误食有毒野生蘑菇中毒的数据,“红伞伞”诸如毒蝇鹅膏、毒红菇等,吃完并不会躺板板,作为中原地区,在我省很少发现“红伞伞”致死事件,“白伞伞”、“灰伞伞”、“黄伞伞”才是我省误食野生蘑菇中毒“躺板板”的主要元凶。
先让我们见识一下:“红伞伞”真容、
那么,导致我省躺板板的主要元凶“白伞伞”、“灰伞伞”和“黄伞伞”究竟长什么样?
白伞伞
裂皮鹅膏:菌盖纯白色,边缘有辐射状条纹,菌柄白色,有时被白色细小鳞片。近顶部有菌环,基部有菌托,符合剧毒鹅膏三特征(头上戴帽、腰间系裙、脚上穿鞋),误食中毒后可引起以肝脏为主多器官功能损害。
灰伞伞
灰花纹鹅膏:菌盖灰色至深灰色,表面具有深色纤丝状隐花纹。菌柄白色至浅灰色,近顶部有菌环,基部有菌托。符合剧毒鹅膏三特征(头上戴帽、腰间系裙、脚上穿鞋),误食中毒后可引起以肝脏为主多器官功能损害。
亚稀褶红菇:菌盖表面浅灰色至煤灰黑色,成熟后中部下凹呈漏斗状。菌肉白色,受伤后易变红色而不再变黑色。菌柄浅灰色,误食后可引起横纹肌溶解。
肉褐鳞环柄菇:菌盖白色、粉肉色至粉褐色,被近同心环状排列的褐色鳞片。菌褶白色至乳白色,不等长。菌柄近圆柱形,与菌盖同色,菌环以下具鳞片,无明显菌环。夏季群生或散生于雪松林中地上,误食中毒后可引起以肝脏为主多器官功能损害。
黄伞伞
条盖盔孢伞:菌盖黄褐色,中央稍下陷,且具有明显辐射状沟条。菌柄顶部黄色,向下颜色逐渐变深,基部黑褐色。常生于腐殖质或者腐木上,误食中毒后引起以肝脏为主多器官功能损害。
其实大家在辨识毒蘑菇时常会陷入一些误区
误区一:靠颜色是否鲜艳判断是否有毒,鲜艳的蘑菇都是有毒的,无毒蘑菇颜色朴素。
真相:事实上我国毒蘑菇有数百种形态,颜色也有很多,毒蘑菇没有统一的形状和颜色。不能仅靠颜色辨别蘑菇是否有毒!
误区二:无毒蘑菇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蘑菇往往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
真相:食用菌鸡腿菇经常在粪便上野生,栽培时也常用牛马粪便作为培养基;反之包括白毒伞在内的很多毒蘑菇,都生长在相对清洁的林中地上。
误区三:毒蘑菇往往有鳞片、粘液,菌杆上有菌托和菌环。
真相:有菌托和菌环,菌盖上往往有鳞片,是鹅膏属的识别特征。亚稀褶黑菇(红菇科)没有菌托、菌环和鳞片,颜色也很朴素,但误食也会中毒。
误区四:毒蘑菇虫蚁不食,有虫子取食痕迹的蘑菇是无毒的。
真相:红绒盖牛肝菌可有效杀灭果蝇的,是人类美食。很多对人有毒的蘑菇却是其他动物的美食,豹斑鹅膏经常被鼻涕虫取食。致命白毒伞,也被虫啮食。
误区五:民间流传很多毒蘑菇的辨别方法,如与大蒜、灯芯、银器共煮,能使之变黑;样子不好看的或破损不变色的可食用等等。
真相:经调查与试验证实这些方法均不可靠。
既然上述判别毒蘑菇的方法是错误的,那么,毒蘑菇一般都有哪些特征呢?
有毒特征之一:大多数颜色鲜艳
有毒菌特征之二:有菌环、菌托
有毒菌特征之三:摘断以后会有浆汁流出来,味道刺鼻
有毒菌特征之四:菌盖中央呈凸状,形状怪异
引起中毒主要原因是误采、误服和烹调方法不当所致。预防毒蕈中毒应注意以下点:熟识毒蕈的形态,注意区别:对不认识的野生蕈千万不要采集食用,最好不采不吃野蘑菇,食入干毒蘑菇也可导致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