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林还耕”一样能致富

2022-4-6 来源:医药卫生网

本报记者 杨 须 通讯员 刘占峰 祝 刚

“陈书记,我这个样子,算不算是‘长牙齿’的耕地保护人呢?”3 月 16 日,在驻马店市上蔡县邵店镇庙王村,53 岁的村民贾顺财一只手拿着铁锹,另一只手拿着一颗栾树苗高兴地说。随后,贾顺财把捐赠的树苗补种到村内公共道路两侧,还不忘和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驻村第一书记陈勇说着笑话。

贾顺财是庙王村种植树木的一把好手,8 年之间合计种植栾树、梧桐树等 420 余亩(1亩=666.67 平方米),在村子里属于日子过得比较殷实的农户。2021 年,正当他还要扩大种植树木面积时,陈勇带领驻村帮扶队员向他宣讲国家“退林还耕”政策。对此,他好像被“泼了一盆冷水”一样,既无奈又心酸。

“树苗是我的财源,谁敢碰,我就和他拼命!”当时的贾顺财手中挥舞着一把铁锹,像一个“捍卫者”,守护着辛辛苦苦栽种的树木。是啊!在耕地上种植树苗,收益比种植小麦、玉米等庄稼要多,对于一个熟练掌握种植树苗技术的农民来说,什么获得的收益高就会种植什么,比如经济作物、树木,或者养殖家禽等。在庙王村,像这样的农户还有很多,譬如贾顺财的哥哥贾顺堆、脱贫户尚云等,都是因为种植树木或者发展林下养殖鸡、鸭、羊等,走上了致富路。

为了防止耕地“非粮化”,驻村帮扶队员时常深入田间地 头 查 看 耕 地 ,或 者 趁 村 民吃 饭 的 时 间 ,走 村 串 户 宣 传国家的“退林还耕”政策。尤其 是 像 贾 顺 财 这 样 的“ 技 术能手”,讲解国家的农业发展政策、惠民措施,他们了解了国 家 的 惠 民 政 策 ,逐 渐 产 生了 认 同 感 ,会 适 时 应 用 到 农业生产过程中。同时,陈勇带领驻村帮扶队员经多方沟通,想方设法帮助在耕地上栽种树木大户卖掉树木,为这些树木找销路,为树林下的养鸡场

找新的场地。

“陈书记,我只是在21亩地上试着种植了 2 亩土豆、蔬菜、花木,其他的土地需要经过‘适应期’,闲置一段时间,明年再种!”贾顺财把拔掉树木的大部分耕地空了下来。

“陈书记,我在树林里养的鹅已经卖完了,树木也联系好买主了。但是,明年防火值班点,就不能设在这个小树林里了。”脱贫户尚云主动拔掉了心爱的树木说。现在,她在庙王村供水站公益岗位工作,也觉得很有成就感。

“今年的小麦先不种了,让土地歇一歇,争取明年有个好收成。咱们有驻村帮扶队帮助,‘退林还耕’一样能致富!”贾顺堆是在2021年的最后一天拔掉了耕地上的全部树木,拆除了树木中搭建的房子和厕所。

驻村帮扶队员深知,保证粮食安全大家都有责任。国家对耕地保护要求非常明确,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在 2022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学习宣讲会上,陈勇与村委会负责人带领大家谈得更多的是怎样发展集体经济,怎样衔接好乡村振兴,怎样大踏步提

升村内综合治理水平等话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保障化肥等农资供应和价格稳定,给种粮农民再次发放农资补贴,加大对主产区支持力 度 ,让 农 民 种 粮 有 合 理 收益、主产区抓粮有内在动力”等内容,这让种粮的农户吃了一颗“定心丸”。

“通过种植经济作物、实施蔬菜大棚等项目,确保村民增收,定会让村民产生更大的积极性。”陈勇在庙王村小组长会议上说,“不仅要把国家的惠民政策融入小家中宣讲,还要补足技术、设施、营销等短 板 ,以 数 字 技 术 给 乡 村 赋能 ,实 实 在 在 提 高 农 户 的 收入,才能持续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才能让村民逐步走向致富道路!”

审核:星星 责任编辑:赵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