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漯河工匠”市二院朱青霞
2022-2-18 来源:医药卫生网本报讯(通讯员 纪雨辰 孟德阳)日前,经中共漯河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漯河市总工会、漯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组织专家评委对申报的第三届“漯河工匠”材料进行全面评审、公示,漯河市二院中医针灸科主任朱青霞被评为第三届“漯河工匠”。
朱青霞,主任中医师,1991年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无党派人士,漯河市人大代表,漯河市二院中医针灸科主任,河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首批河南省青苗人才招录指导老师,国家三级技术岗。
先后获漯河市总工会“五一巾帼奖”,市科技局“第一届青年科技奖、第七届青年科技奖”,河南中医药大学“优秀带教老师”。曾被授予“漯河知名中医”、 “市巾帼建功标兵”、 “三八红旗手”称号,多次获“市卫生系统中医先进个人”、 “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曾获市级“百佳医生”、 “漯河好人”、 “医德标兵”、 “漯河市五一劳动奖章”、“党外十佳知识分子”、“漯河市十佳市民”等荣誉。
爱钻研,常创新,中医业界的“朱一针”
走进漯河市二院针灸理疗科,就会闻到一股泛着中草药的味道。摆放有致的各种针、灸、推、罐和整齐的医疗设备,显示着这个科室的与众不同。前来就医的大多是慕名而来的患者。这些患者中,有周边地市的,也有不远千里从外地坐飞机赶来的。“听说朱医生不仅医术高,对患者还特别好”,他们带着深切的期盼而来。
朱青霞是漯河市中医针灸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在河南省及周边地区中医心脑血管疾病及颈肩腰腿疼专业领域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她擅长利用中西医结合进行多种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对脑血管疾病及外伤引起的偏瘫、截瘫、面瘫拥有一套独特的疗法,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朱一针”。朱青霞潜心钻研中医药及针灸业务技术,曾先后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医院进修学习,在英国南安普顿医院进行中医药学术交流,多年孜孜不倦的学习和临床实践,使她在理论研究、专业技术继承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大批患者经她诊治,恢复良好,重拾自信,重新回归社会和家庭。她的事迹也多次被《漯河日报》、《漯河晚报》、《医药卫生报》、《大河报》等多家媒体报道。2020年,朱青霞在河南广播电视台“都市大医生”栏目进行专题讲座并被聘为授课专家。
患者赛女士患颈椎病多年,颈椎及右上肢疼痛麻木,疼得她夜间睡不成觉。赛女士慕名找到朱青霞,希望能减轻病痛。朱青霞认真研究了她的病情后,决定采用颈部药物离子导入,弧刃针结合臭氧缓解症状的疗法。当天患者就感觉疼痛减轻,治疗6天后睡眠明显好转,治疗10个月后,颈部及左肩部疼痛基本消失。赛女士说:“当初查出这个病时,感觉思想压力很大,没想到治疗效果这么好,终于能睡个好觉了。太感谢朱医生了!”
83岁的患者李奶奶,脑梗后瘫痪在床,右侧肢体无力,不能言语。朱青霞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为老人进行康复。细致的治疗,悉心的呵护,患者经历了会坐、会站、推轮椅,使用手杖,到最后独自行走。当看到老人笑着慢慢走来,朱青霞说:“奶奶,谢谢您的努力,我们一起战胜病魔,胜利啦!”老人的儿女们激动地把一面印着“恩情难忘 德艺双馨”八个字的锦旗送给朱青霞。一面面锦旗,一声声感谢,让朱青霞感受到来自患者的浓浓情意。每天充实地工作着,忙碌着,看到治愈的病人微笑着和她告别出院,她心里就会很快乐,很幸福。
献药方,勇救人,患者眼中的“亲人”
朱青霞不仅医术高超,而且医德高尚。她对待患者像朋友,似亲人。在她心中,病人的事无小事。“凡为医者,遇有请召,不择高下远近必赴。”每天下班前,她都要到病房逐一查看患者。确定工作都处理好后才会安心地离开医院。遇到急症重症,即使在休假,她也会第一时间及时赶到。
在郑州参加正高级职称笔试期间,一名同事在考场突然晕倒。朱青霞毫不犹豫地选择提前30分钟交卷,跑出去为同事买药,参与抢救,使同事转危为安。2017年休假,到新疆看望朋友回来的火车上,她遇见了一个突发脑干出血的患者。当时她已经休息,听到列车员的广播后,立即主动前往救助病人。病人口中有呕吐物,她毫不犹豫地伸手掏出,同时摆正患者的体位,采取力所能及的救治措施,为患者在下一站下车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朱青霞列车救人的事迹被大河网、漯河名城网等公众号广泛传播。
2018年她去北京参加世界联合委员会会议途中,为一位四岁的驻马店籍小女孩进行肘关节复位,手到病除,小女孩的姥姥感激不尽,全车厢的乘客为她鼓掌。医者仁心,在每个需要她的时刻,朱青霞都会挺身而出。
在了解到临床很多带状疱疹病人痛不欲生、得不到彻底治愈的情况后,朱青霞展示了她的心胸和气度,毅然决定把家传十几代的带状疱疹药方无偿提供给科室。多年来,数以万计的患者受益。在被问及为什么这么做时,朱青霞说:“好的药方就应该让大家都能用,可以为这么多的病人解除病痛,我个人得失算什么呢?”
育人才,带团队,科室建设的“领航人”
2000年,朱青霞成为漯河市最年轻的临床科室主任。20 多年来,朱青霞带领她的团队克服重重困难走向更宽广的道路。她严以律己,管理科学、规范、严格,得到了患者及同行的广泛认可和好评,病人收治数连年呈阶梯式上,病人辐射河南、安徽、山东、湖北等为主的全国各地。
朱青霞既是一名临床医生,又是河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还是河南省卫健委青苗人才培养指导老师。她常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自担任中医针灸科主任的那刻起,她就提醒自己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科室梯队的建设,尤其是对年轻后备人才的培养。虽然有繁忙的临床、科研等工作要处理,但她还是会千方百计抽出时间组织科室人员参加学习,进行学术探讨和交流。每次她都会非常认真地为讨论内容进行点评和总结,并向大家传授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科研思路。如今,这支经过朱青霞主任亲自“锻造”的团队,在临床和科研领域都已开始崭露头角,有的人已经开始在中医针灸方面独挡一面。作为首批河南省卫健委青苗人才导师,她培养出的3个学生全都被评定为优秀。目前培养和带过的硕士研究生、青苗人才、实习学生有百余人,可谓是“桃李满天下”,年轻人才的成长和进步让她倍感欣慰。
购中药,献爱心,助力抗疫的“贴心人”
自疫情发生后,朱青霞积极带头报名参加新冠肺炎医疗预备队,向上级领导表示“随时召唤,随时出发”。她指导科室人员练习八段锦,疏通经络,调理脏腑,扶助正气,祛病强身。利用科室微信公众号宣传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与预防,讲解七步洗手法、如何佩戴口罩等健康知识。开通免费电话咨询服务,让人们足不出户也可线上问诊。 发扬传统医学优势,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选取特定肢体动作,刺激经络穴位,改善肺部功能,编制了“强身健体养肺操”,简便易学。此操配合呼吸引导肢体转动、穴位刺激,由中医科人员做示范并配音,发送至科室微信公众号推广。随后,她又自费购进中药,调配预防新冠肺炎中药茶,由科室医护团队煎煮后供医护人员、住院患者及家属饮用每天多达600余份。
2021年河南水灾,朱青霞带头捐款捐物达13000余元。
“白衣无尘,赤子无悔”,这是朱青霞30多年从医经历的真实写照,也是她立志传承发扬中医国粹的心声。今后的日子,她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更精湛的医术,更加倍的努力,带领科室人员迎接新的挑战!
【 关于我们 】- 【 联系方式 】- 【在线投稿 】- 【 广告服务 】- 【 法律声明 】- 【
】- 【 网站地图 】- 【 留言反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