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网 > 地市动态 > 正文

郑大二附院介入科成功救治一例特殊主动脉夹层患者

2022-2-16 来源:医药卫生网

医药卫生网讯(记者 杨须 通讯员 冯光耀 雷钦宇 余海彬)近日,郑大二附院介入科收治了一名年轻的急诊主动脉夹层患者。与常人的左椎动脉起源于左锁骨下动脉不同,该患者的左椎动脉先天性起源变异,直接发自于主动脉弓,且离主动脉夹层破口非常近。因手术难度大、风险高,且夹层血管随时存在破裂出血的风险,当地医院建议转往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遂紧急转诊至我院就诊。入院后,介入科余海彬主任在全面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础上,最终决定为患者实施“主动脉造影+体外开窗+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余海彬在充分评估上述手术难点后,决定选用Castor®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并联合体外开窗技术。Castor分支型支架可以治疗破口紧贴LSA的主动脉夹层,拓展近端锚定区。Castor分支型支架的分支后移长度有5-30mm多种选择,适应不同的血管解剖情况。余海彬主任为患者选择分支后移15mm的规格,在可以重建左锁骨下动脉的同时,不影响左颈总动脉的血流,且体外开窗技术的运用,保障了起源变异的左椎动脉的血供,避免术后引起相关神经系统并发症。

      随着血管介入技术的快速发展,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已经成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瘤、主动脉溃疡等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具备充足而且完好的近端锚定区是保证TEVAR成功、避免I型内漏的必要解剖条件。然而,在临床中有相当多的病例因近端锚定区不足而不得不选择性覆盖(或部分覆盖)左侧锁骨下动脉,或应用锁骨下动脉“烟囱”、“开窗”、弓上分支转流等方法来保证左上肢和头部血运。这些“非解剖”途径的血运重建通常会增加内漏发生和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风险,因此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想方式。

 

审核:星星 责任编辑:赵曦


 

关于我们 】- 【 联系方式 】- 【在线投稿 】- 【 广告服务 】- 【 法律声明 】- 【 】- 【 网站地图 】- 【 留言反馈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 医药卫生报社/主办 总部/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与博学路交汇处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326701545@qq.com 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技术QQ:76900985 1326701545 35702594 
  
  豫ICP备11010909号-4 公安备案号:4101070200248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3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医药卫生报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注明来源自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