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信阳市中心医院荣获全国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能力建设项目血栓防治中心优秀单位
2021-10-25 来源:医药卫生网本报讯(记者王明杰 通讯员陈静 徐世杰)信阳市中心医院10月23日向媒体表示,10月13日,第三届中国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防治大会在京顺利召开。大会总结了全国VTE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全国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能力建设项目”授牌仪式。信阳市中心医院脱颖而出,荣获全国“血栓防治中心优秀单位”,这是河南省唯一获得此殊荣的市级医院。信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芦乙滨参加授牌仪式。
据介绍,2020年1月,信阳市中心医院启动VTE防治中心建设,由医院医务科科长程天厚牵头,医务科和护理部联合实施,重症医学科为主导,组织、管理、推进此项工作。重症医学科联合CCU、RICU、EICU、介入放射科、血管外科、呼吸内科、骨科、神经内科、妇产科、心血管内科等各科专家成员组成VTE防治医疗、护理专家组,充分发挥多学科联合诊治优势,经过起步、试点、推广和规范,建立院内VTE综合防治体系。
信阳市中心医院相关负责人说,目前,VTE已经成为了影响当今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隐患,这一点已形成业界共识。它被称为血管疾病的“沉默的杀手”,血栓一旦脱落将严重威胁生命健康。VTE防治应当作为基础医疗服务质控的出发点。由于VTE主要发生在院内,并且是可以进行预防、减少发生的病种,因此,VTE防治将成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考核标准的重要指标之一,加强VTE高危人群的筛查,积极有效的评估和规范治疗,都将大力降低VTE的发生风险。
2021年2月,国家卫健委印发了《2021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的通知。该通知首次从国家层面提出国家医疗治疗安全改进的十大目标,并将“提高静脉血栓栓塞症规范预防率”作为目标之一。一个完整的卫生体系建设包括防、诊、控、治、康五大环节,其中风险评估率、恰当预防实施率和VTE事件发生率是VTE防治体系的三大质控指标。信阳市中心医院高度重视,积极落实VTE的防治工作,通过构建医院内VTE防治管理体系,采取积极有效的风险评估手段,制定有效的预防方法和策略,规范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诊断与治疗,从而降低VTE导致的疾病负担。同时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住院患者医疗安全,并通过系统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进一步探索中国人群发病规律,带动全市整体VTE防治水平的提升。
信阳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院长任书伟、副院长常建军多次主持召开全院VTE建设项目推进与培训会,积极推进VTE规范防治,深化和完善VTE防治能力建设工作,在制度体系建设、信息化建设、医护人员培训、患者管理、病房管理、质量监管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进一步规范了VTE防治工作流程。在此基础上,充分落实院内VTE风险及高危患者出血风险的评估,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实施个性化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提高了全院VTE防治综合水平,相关性VTE发生率、致死性肺栓塞发生率明显下降。
2021年5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正式接受全国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能力建设项目办公室的评审。评审专家对医院VTE建设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指出存在问题,明确下一步工作方向。
该院党委书记、院长任书伟表示,VTE防治工作虽初见成效,但是VTE的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此次授牌是对该院VTE工作的肯定和认可,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推进VTE防控规范化工作,充分发挥区域VTE防治中心的龙头带动作用,全面提升全市乃至全省的VTE防治能力,同时带动区域内医院形成VTE防治网络,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承担起血栓防治的工作及研究,为维护患者健康提供有力保障,让医院成为VTE防治的安全地带。
【 关于我们 】- 【 联系方式 】- 【在线投稿 】- 【 广告服务 】- 【 法律声明 】- 【
】- 【 网站地图 】- 【 留言反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