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免费产前筛查 增强救治能力
2020-5-24 来源:医药卫生网本报讯(记者刘永胜 通讯员刘冰 李梦龙)5月23日上午,在洛阳市妇幼保健院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主任李丽正指导医护人员为一对早产的双胞胎男婴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李丽说:“这对双胞胎降生时只有27周,当时一个850克,一个750克。通过救治,两个孩子目前生命体征都很平稳。”
“为每一个早到的天使提供健康成长的安全保障,是我们的分内之事!”李丽介绍,作为我省重点培育学科,该院新生儿科开展了新生儿脑功能监测、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新生儿纤维支气管镜等技术,对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等患儿的治疗管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成功救治的新生儿最低出生体重仅 550克,抢救成功率达95%以上。
不仅是出生后的婴儿,还在腹中的胎儿健康状况更值得关注。13日,在市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候诊区,护士长冉红菊不停向准妈妈介绍免费筛查的惠民政策。“孩子的健康牵动一家人的心,免费筛查政策很贴心,检查流程也很快捷,这让我和家人都更安心了。”一位二胎妈妈赵女士为这项政策点赞。
近年来,洛阳市高度关注新生儿健康,尤其是2017年以来,省、市分别把预防出生缺陷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简称“两筛”)作为重点民生工程,为符合条件的孕产妇和新生儿提供免费筛查服务。目前,洛阳市婴儿死亡率下降至2.22‰,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日前召开的全市卫生健康大会指出,要针对妇女和婴幼儿,进一步倡导优生优育,加强健康服务供给,解决好威胁妇幼健康的突出公共卫生问题,筑牢妇幼健康保障网。
洛阳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赵飞介绍,该院作为省政府指定的免费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定点医院,通过产前筛查,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对患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进一步提高人口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确保把实事办好、让政府放心、令群众满意。
有效降低新生儿死亡率,不仅要重视新生儿,更要加强孕产妇风险管理。凡是在洛阳市妇幼保健院建卡的孕产妇,在首次产检时都进行了妊娠风险评估,进行“五色”风险管理,对高危孕产妇实行专案管理,组建多学科参与的快速反应救治团队,定期开展产后出血、羊水栓塞、新生儿复苏等模拟演练,大大提高了对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救治成功率。
2019年1月,洛阳市妇幼保健院建成省级儿童早期发展标准化基地。作为新时期儿童保健的重要内容,该基地将致力于从孕期到出生后3年内的儿童营养、卫生、环境和保护等方面开展科学综合干预,提供儿童早期发育、高危儿管理、儿童营养及生长发育、发育行为等特色专科,帮助儿童早期全面发展。
目前,洛阳市正加快推进省第二儿童医院建设。该院占地面积126.75亩,总投资约为15.84亿元,按照三级甲等专科医院高标准建设,床位设置1500床,日门急诊按4500人次设计。
医院项目筹备处负责人、洛阳市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闫新说,该项目将确保安全生产、严把工程质量,全力加快建设进度,力争将医院建设成为豫西地区科室最全、水平最高的儿童专科医院和儿童区域诊疗中心,努力实现国内领先、省内一流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提升洛阳市及豫西地区儿童健康服务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