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网 > 防控一线 > 正文

“疫”路侦察兵, “照”亮回家路

2020-4-1 来源:医药卫生网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影像科抗疫纪实

 

本报记者王明杰 通讯员靳延举、朱晓红、陈燕丽

 

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断了人们的生活节奏,疫情十万火急,战斗号角已吹响,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影像科坚决贯彻落实医院党委部署安排,在科主任何小琪的带领下,根据相关诊疗指南,依托河南省放射学会、影像技术学会,第一时间制定了影像科新冠肺炎防控相关预案及工作流程,学习新冠肺炎诊疗知识,规范防护消毒措施,确保值班上岗安全。

影像学检查手段,特别是胸部CT检查是新冠肺炎诊断及疗效评估的重要手段,影像科承担了医院发热门诊CTDR检查,发挥疫情防控“侦察兵”作用,筑起阻击疫情的坚强防线。在疫情期间,科室为发热患者开辟了无预约绿色通道,专门制定了检查流程,影像报告按照急诊模式由专人负责处置,科室安排影像技师24小时值班,这当中发生了许许多多感人的事迹。

科主任何小琪参加过17年前抗击SARS病毒的战斗,从接到医院通知的那一刻起,他就明白这是一场艰苦的战斗。何主任组织全科人员学习相关知识,选派人员参加医院新冠病毒防控专家组,随时投入战斗。随后,他毅然告别家人,带上简单的行李,住到离医院最近的家属院老房子里,他说这样可以随喊随到,方便工作。每天他都在科室忙碌着,总是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开,每次会诊他都冒着生命危险第一个冲到隔离病房,由于隔离病房里面没有专业的观片设备,只能对着紫外线灯仔细观察每一幅影像,确保不漏过丝毫细节,连眼睛都被紫外线灼伤了。同事们都劝他休息,到眼科把眼睛治疗一下,但他说,轻伤不下火线,在这种时刻,他的这点伤不算什么。简单处理后他就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从123日开始,直到314日信阳市清零最后一个病人出院,何主任连续在医院工作了52天!他的爱人、女儿不放心他,总电话、微信提醒他注意安全,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他的回答永远都是一句话:“放心,我是个影像老兵,我知道怎样做才是安全的。” 312日,何主任女儿的单位领导来医院看望慰问一线人员家属,向他颁发了奖状和2000元慰问金,他想都没想,就直接把2000元慰问金捐给了医院,用于疫情防控。

放射科张学峰主任、介入科林浩主任及影像科熊焕煜副主任,也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带领科室人员积极做好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特别是林浩主任,还承担着院内急诊脑卒中的诊疗工作,夜晚加班便成了家常便饭,但他没有一丝抱怨;CT室陈明梅医生大女儿13岁,小儿子才两岁不到,还有年迈的父母,爱人又在县里工作,沉重的家庭担子落在她的肩上,疫情期间,她克服家庭困难,没有请过一天假,保质保量完成科室的工作;放射科党小珂、张慧夫妇二人同在医院工作,党小珂更是第一时间向医院递交了请战书,为了参加战斗,就不能照顾家庭,他们11岁大的女儿,非常懂事,一个人在家学习、做饭,自己照顾自己;放射科马明同志,作为一名新党员,从省肿瘤医院进修回来,就立马投入到战斗中,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入党誓词,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还有核磁共振室的党员杨爽和景明丽,她们与同在一个单位上班的爱人一起义无反顾地加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成为最美逆行“夫妻档”……

CT室医生靳延举,是一名有着13年党龄的老党员,疫情爆发的时候,他还在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本来准备过年回老家看望因车祸重伤卧床的母亲,在接到科室紧急集合的通知后,他强忍着眼泪给母亲打电话,告知不能回家过年了,母亲听儿子说完,当即表示支持,一句“你是党的人,要听党的话,好好工作,注意安全”让他更加坚定了上前线的想法。挂掉电话,他于最短时间回到单位,并在第一时间向院领导递交了请战书:若有战,请用我!作为医院疫情防控专家组成员,他时刻冲锋在前,在医院物资最紧缺的时候,他还通过同学购买了100N95口罩无偿捐献给医院。

介入科主管护师舒锋,从事护理工作近30年,在疫情爆发的最开始就主动报名参战,她说,相对于年轻人,她的年龄不占优势,但是参加工作时间长,身体也健康,而且参加过2003年非典战斗,有信心完成高强度的护理工作。自从到医院发热门诊工作,虽然辛苦,但她从不喊累。放射科赵云护师同样令人敬佩,她说,爱人在县里面,孩子也大了,不需要照顾,就让她发挥一点作用,她从131日进入发热门诊工作,并自发购买N95口罩捐赠给相关科室。CT室护师徐乐梅,儿子上大学刚回到家,顾不上团聚,就独自一人住到医院家属院,每天忙着为前来做CT检查的病人进行登记、引导,并做好全科的后勤保障工作。李敏,两个孩子的母亲,更是抛下刚满两岁,呀呀学语、蹒跚走路的小女儿投身到工作中去。

还有我们可爱可敬的影像技师们,一群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花儿一样的年纪,尽管在工作中要直接面对疑似及确诊新冠肺炎患者,但他们不惧风险,及时准确完成对每一例病人的影像学检查,为专家组做出准确诊断提供有力保障。其中技师熊桂林,除了自己一直在“疫”线,她的父亲、弟弟也主动加入到社区疫情防疫卡点工作中,留下了父女姐弟三人同参与、共战疫的佳话;技师张路的弟弟是该院检验科的一名工作人员,疫情爆发后,兄弟俩一起战斗在“疫线”最前沿;90后小花蒋雪洁在接到科室通知后,在大年夜由父亲冒着大雨开车送到单位;刚刚参加工作的邬文远,规培结束服从科室分配,也加入到值班当中;还有放射科技师郭慧娟,凌晨三点从驻马店赶回信阳,投入工作……他们都是父亲眼中的娇娇女、母亲眼中的顶梁柱,却甘用青春洒热血,谱写了抗击疫情的美丽诗篇。

截止目前,该院医学影像科累计完成发热门诊CT700例,确诊新冠肺炎患者7例,疑似患者23例,其他门、急诊胸部CT检查千余例。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附属医院影像科团队是一支有着优良传统的队伍,是一支有着高度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队伍,病毒面前,附院影像人“招之即来,来之能战”,影像科各岗医务人员责无旁贷,勇于奉献、敢于逆行、不畏艰难,他们用实际行动为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liu


关于我们 】- 【 联系方式 】- 【在线投稿 】- 【 广告服务 】- 【 法律声明 】- 【 】- 【 网站地图 】- 【 留言反馈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 医药卫生报社/主办 总部/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与博学路交汇处
读者QQ群:149218703 站长信箱:yywsb@163.com  技术QQ:1563296841 1326701545 35702594 

  豫ICP备11010909号-4 公安备案号:4101070200248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医药卫生报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注明来源自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