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网 > 防控一线 > 正文

人撤离,但心永远牵挂武汉

2020-4-1 来源:医药卫生网

通讯员 黄洪勇

在援鄂医疗队员的医学隔离点,30日刚从武汉返豫的杜云红仍没闲下来,手机上依然有在武汉时援助过的人咨询问题。在武汉时,对接武汉8家医院、34个康复驿站,累计援助各类人群1721人次,开展科普讲座12次,发放自编小册子7000册,被国家卫健委和新华社、人民网、光明网称为“精”锐之师,国家(河南)心理医疗队暨河南省第十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虽然撤离了武汉,但爱不因离开而变淡。队员们仍通过各种方式关注着武汉的“亲人们”。

这支医疗队在武汉时驻守武汉东湖高新区,不仅出色完成国家卫健委交办的医疗任务,还在国家统筹布署下接手了重庆心理医疗队撤离后交接的任务。“明天医疗队就要撤离了,请各组将患者最后再走访一遍,一是将重点患者做好交接,二是登记一下愿意留下联系方式的患者,我们修整期还可以远程视频或电话帮助他们。”329日一大早,医疗队队长、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河南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张建宏就开始了当天的工作布置。

离开前,张建宏带领队员将剩下的443套隔离衣、480套防护服、120双外科手套等20多种1139套(件)防疫物资以及680本自编自印的《心理自助》小册子全部捐赠给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

另一组队员,在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杜云红带领下,队员们怀着牵挂的心情,走访、电话随访了一些在院患者和康复驿站重点市民。

“大姐,您最近睡眠怎么样啊?”在一家康复驿站,队员们偶遇了一位在医院开展过心理援助的王大姐。

王大姐是在131日,婆婆发病后出现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因怕传染女儿,王大姐独自到另一处小屋居住。不知道自己是疑似还是确诊病例,王大姐在小屋的每一天都度日如年,心情极度紧张、焦虑,“严重的时候,感觉处在崩溃的边缘”。后来王大姐被安排住进了医院,但又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情况,不敢接触周围病友。好在只是轻症,短期治疗后王大姐很快转到了康复驿站。

“每天听到三顿饭的敲门声是最让我高兴的事情,但仍感觉孤独、担心,睡不好。”在康复驿站,队员们再次接触了王大姐。

“我仍记得在医院的时候,她的无助,她的担忧,还有那委屈的哭声。”杜云红给与她共情、安慰,调整了她对疾病的认知,并教会她如何换个角度看问题,慢慢的王大姐有了改观。

“虽然现在还是独自一人,但每天锻炼身体,打扫卫生,这些平常的事,感觉再幸福不过了。”随着武汉的复苏,看着窗外有了生活气息,康复期的王大姐也变得积极、乐观起来,“你们从河南来帮助我们,国家不光给我们治疗,还关注我们的心理健康,这是对我们的爱,我不能辜负国家和你们对我的爱。”

“王大姐在康复群里还帮助其他人,有人在群里说些丧气抱怨的话,她会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别人,我们比在医院里强多了,比那些还躺在床上的病人强多了,医护人员在酒店里也是隔离,我们只是康复后再隔离14天。”陪同走访的康复驿站负责人告诉杜云红说,“慢慢群里抱怨的声音越来越少,王大姐像一个编外的心理咨询员,改变着周围的人。”

“全国人民对武汉的爱在传递,这种感恩的心,就像种子一样种在王大姐的心里,也播撒到了周围。”在康复驿站,看到王大姐的改变,杜云红非常欣慰,“希望我们帮助过的每一个人都能像王大姐一样,未来的路就会好走。”

医疗队将一部分重点在院患者进行了移交,记下需要跟进的患者的联系方式,并加了部分康复期患者的微信,“返程后有个14天的修整,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时间再帮助一些人,尽最大能力减轻武汉人民的痛苦,为武汉全面复工复产提供支撑。”

登机前,队员们回首向武汉鞠躬。人走了,心却留了下来。“在我心中,曾经有一个梦,要用歌声让你忘了所有的痛;灿烂星空,谁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330日,返程航班上,医疗队员口中的歌曲《真心英雄》,是唱给自己,唱给武汉人民,或是更多地唱给自己那颗充满牵挂的心。

 

责任编辑:liu


关于我们 】- 【 联系方式 】- 【在线投稿 】- 【 广告服务 】- 【 法律声明 】- 【 】- 【 网站地图 】- 【 留言反馈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 医药卫生报社/主办 总部/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与博学路交汇处
读者QQ群:149218703 站长信箱:yywsb@163.com  技术QQ:1563296841 1326701545 35702594 

  豫ICP备11010909号-4 公安备案号:4101070200248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医药卫生报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注明来源自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