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网 > 防控一线 > 正文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2020-4-1 来源:医药卫生网

——新野县疾控中心疫情防控阻击纪实

本报记者乔晓娜  通讯员胡丰旺

 

你是什么时候有症状的?近期去过武汉吗?接触过发热、咳嗽的人吗?到过哪些地方?14天内接触过那些人?乘坐过什么交通工具?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新野县疾控中心流行病学调查组的工作人员,每天都要无数次地重复着这样的问话,然后根据患者提供的活动轨迹,逐一排查所有密切接触者的基本信息,像办案一样,把每一个确诊、疑似患者的活动轨迹,抽丝剥茧地调查出来,以尽快准确掌握患者活动轨迹,把所有密切接触者隔离起来,最大程度控制疫情扩散。

就是这样一群基层疾病控制人员,默默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成为疫情防控阻击战场上的最美逆行者。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应该就是他们最真实的写照。   

作为距离病毒最近的人,采样组的郭晓华和马艳艳,每天都处在最危险的地方。采集鼻咽拭子标本时,一旦呕吐、咳嗽,产生的飞沫直接溅到护目镜或者身体上,就有被感染的可能。采集完标本,无论时间多晚,都要在最快的时间内送往南阳市疾控中心检测,三餐不在点上已是工作常态。随着近期境外、疫区返乡人员增多,县集中隔离点时常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

辛苦些也还好,最困难的是患者的抵触和不配合。流调组成员刘丰华凭着自己的耐心和专业素养,安抚病患焦躁无助的情绪,讲解新冠肺炎相关防治知识,引导患者说出他们的活动轨迹……尽管密闭防护服下,汗水已湿了头发。慢慢的,流调工作得到了逐渐的理解。这半天接触了太多的人,即使明天确诊阳性,因为有你们做的这些工作,我也感觉很温暖……”这是一个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凌晨发给流调人员邢娜的信息。

整个疾控中心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消杀算得上最苦最累的活了。城市的各处公共场所,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活动过的区域,都需要规范消毒。袁豫平今年已经58岁了,年前不小心崴了脚,走路还不利索,他却主动报名参加疫情防控。每次接到任务,仍然冲在前面,到现场进行消杀。一般普通人爬几层楼就累得不行,袁豫平背着几十斤重的喷雾器,穿着密封防水的防护服,戴着口罩,穿着水靴,病患家里楼上楼下、车辆、活动场所……工作结束,脚肿的鞋都穿不进去了。 

 “我服从,我响应,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这是全体疾控人的宣言,更是疾控中心流调组长赵荣喜的心声。每一份流调报告,他都要仔细审核,然后再整理上报。疫情期间,赵荣喜父亲病逝。他说疫情防控这么严峻,大家都在日夜奋战,我这个老兵怎么能当逃兵呢,仓促安顿好父亲后事,掩住悲痛又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新冠肺炎病例要求2小时内报告,2小时内审核,2小时内处理预警,24小时内采样,24小时内所有流调报告信息录入完成。传控科长王云玲,作为县疾控中心唯一一个疫情审核员,也是第一个跟病人近距离接触的人,精神时刻高度紧张,出数据、出报表,给流调小组传递需要处置的疫情信息……憔悴的面庞、熬红的双眼,她把疫情守门人这个角色诠释到最好。

 “单位的事重要,咱家的事你就别惦记,孩子交给我们,你们安心干工作。这是流调人员田曼的家人告诫她的。尽管如此,她内心还是充满了很多对于家人的愧疚之情。丈夫也在抗疫岗位坚守,同是党员的公婆年岁已高,一个腰椎滑脱,一个轻微脑梗,一岁半的孩子刚刚蹒跚学步。田曼作为单位的80后骨干力量,只干不说,努力奉献,每晚的梦境都是在询问、排查,登记。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疾控人,他们是平凡岗位上的平凡人。疫情到来后,他们更加忙碌、充实、难忘,但不抱怨不退缩,使命记心中,初心永不改,因为疫情防控形势的持续向好而舒心。

责任编辑:liu


关于我们 】- 【 联系方式 】- 【在线投稿 】- 【 广告服务 】- 【 法律声明 】- 【 】- 【 网站地图 】- 【 留言反馈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 医药卫生报社/主办 总部/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与博学路交汇处
读者QQ群:149218703 站长信箱:yywsb@163.com  技术QQ:1563296841 1326701545 35702594 

  豫ICP备11010909号-4 公安备案号:4101070200248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医药卫生报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注明来源自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