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欣欣:铿锵玫瑰别样红
2020-3-28 来源:医药卫生网——周口市人民医院抗击疫情先进典型人物系列报道(二)
本报记者侯少飞 通讯员胡艳梅
2020年庚子鼠年春节注定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一场突入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了全国各地。周口市人民医院立即响应党中央、省、市、区政府号召,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进行防控工作部署,在积极做好全院职工新冠疫情相关知识学习和培训的基础上,1月22日,该院迅速组建了发热门诊第一梯队。
呼吸内科主治医师苑欣欣主动请战,成为了第一批进入发热门诊的一名医生。那时的她只与在外地工作的爱人简单的在电话中说了一下情况,为了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抗疫工作,她把4岁多的儿子送回到淮阳区的婆婆家中。
农历大年初一,当别的家庭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沉浸在新年喜悦中的时候,她一人却走在寒风中,并于早上7点半到达医院,然后穿上防护服,戴好口罩、帽子,和上一班的医师做完交接,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为发热病人仔细地询问、排查、体检、登记。当她看到患者紧张、恐惧、不知所措的眼神,她知道,作为一名医生,此时,不仅是以专业知识作出明确诊断,还要给患者更多的心理安慰;看到确诊病人和疑似病例一天天的增加、发热门诊每天面对几十名发热患者的时候,她深切体会到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真正含义。她告诫自己一定要认真、负责的把好防控第一关,绝不允许有疑似病例漏诊。
针对当时的防疫物资紧缺现象,为了节省防护服,她和发热门诊的其它同事开始实施24小时大值班工作制,开始试着适应几个小时不吃饭、不喝水、不上厕所的尝试锻炼。
苑欣欣说,自从进入医院发热门诊那天起,半个多月的时间内她就再也没有看到过孩子,给孩子视频通话成了母子之间的约定。当孩子第一次看到她全副武装的样子,惊恐的问:你是妈妈吗,你怎么穿这样?于是,她告诉孩子,医院里来了一个病毒大怪兽,妈妈向奥特曼之父借了一套衣服,既能保护自己,又能把怪兽打跑,孩子天真的崇拜起了他的“奥特曼妈妈”。每次通话孩子都说:妈妈,我特别想你,你还有几天能把怪兽打跑?还有几天能回家?她总会给孩子说:“宝宝,你长大了,会写字了,用粉笔在墙上按顺序写上1、2、3、4、5....一天只能写一个数字,等妈妈回家看看你能写到多少,再过几天妈妈把病毒大怪兽打跑就回家看你”。对孩子来说,也许几天就是最漫长的等待,因为谁也不知道这个“几天”到底是多久,还有多久可以结束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2月11日,苑欣欣接到婆婆匆匆打来的电话,告知她说,儿子在玩耍期间不小心跌倒,磕破了额头,当时鲜血直流,需要上医院缝合,听到这句话,她心如刀割,泪水瞬间就流下来了。没想到半个多月没见的孩子,竟然以这种方式与孩子见上一面——儿子缝合伤口的时候,她只能隔窗站在外面守着、安慰着儿子说:“儿子,你是男子汉了,你要勇敢”。
虽然说在妈妈的鼓励下孩子变的很勇敢,脑袋上缝合了8针竟然没哭一声。缝合术后的儿子出来想让妈妈抱抱他、想拉拉妈妈的手、想离妈妈近一点时,却都被妈妈“无情“地拒绝了,那时刻,孩子以为妈妈不要他了,就再也忍不住了自己,“哇”的一声大哭了起来,并哭喊道:“妈妈,你把手洗干净抱抱我!我想离你近一点,我可不可以在这里陪你一天再回奶奶家?”孩子撕心裂肺般的祈求声,如同一把利刃深深地扎在苑欣欣的心头,令她窒息、令她心痛……。最后,她含着泪向孩子摇了摇头。默默地目送着婆婆带着儿子渐行渐远的背影。许久,她再控制不住自己,失声痛哭道:“儿子,对不起!等疫情结束,妈妈会把欠你的陪伴千百倍的还给你,妈妈爱你!”
40多天过去了,周口市防止疫情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原本想着与儿子团聚的苑欣欣却没能离开工作岗位,因为随国外疫情的迅速扩散蔓延,以及境外回归人员的日渐增多,加之单位、企业的复工复产等。如今的苑欣欣再次主动请缨走在了医院疫情防控的最前沿——门诊预检分诊台。
面对采访,曾经接受隔离的人员代表如此评价苑欣欣说,在疫情面前挺身而出,尽职尽责,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使命与担当,她是这个特殊时期一线基层医生与病毒顽强奋斗的真实写照。苑欣欣和其它的战友们一样,她们舍小家、为大家,为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早日打赢这场防疫战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她们无愧于这个时代,真心为她们的艰苦付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