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网 > 防控一线 > 正文

中西医结合打造脑病“绿色通道”

2020-3-27 来源:医药卫生网

——记漯河市郾城区中医院脑病科

 

本报记者王明杰 通讯员孙会琴 李洁琼

 

漯河市郾城区中医院脑病科(内科)病房成立于2008年,是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合作单位,是漯河市中西医结合治疗脑病的特色专科。

 

坚持中西医结合

 

近年来,在脑血管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工作中,该科一直坚持早期化、综合化、个体化的治疗原则,建立完备的脑血管病诊疗体系,不断完善和总结中风、眩晕、颤证、郁病、不寐、痴呆等疾病的证治规律和治疗体系,采取醒脑开窍针刺疗法、推拿、溻渍、耳穴、贴敷等治疗方法,解决中风及中风后并发症、眩晕病、郁病、失眠、面瘫等病症,形成了以中医为主,集中药、西药、针灸、理疗、现代康复为一体的从预防、治疗到康复的中西医结合综合干预方案,并辨证用药,结合针灸、推拿及心理治疗,促进中风病人肢体、语言、吞咽、二便及情感智能等功能的康复,显著降低了卒中患者的致死率及致残率。

针灸治疗脑血管病是脑病科的一大特色。自2001年与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合作以来,长期开展技术交流、人员培训,引进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教授的“醒脑开窍针法”。多年的临床实践表明,“醒脑开窍针法”在国内外多家医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治疗机理已得到了分子生物学水平的科研论证。同时,借助医院优势资源,深化危重病抢救的建设工作,形成了以针刺及中药为主,结合康复、饮食、心理等疗法的治疗模式,得到了专家的肯定和患者认可。

 

汤药治疗脑血管病是脑病科的又一特色。实践证明,中药对脑血管病的治疗是行之有效的,但目前治疗脑血管病的中成药往往只根据脑血管病的总病机进行处方,无法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因此临床疗效良莠不一。而郾城区中医院脑病科采用中药汤剂治疗就可以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处方,再随时根据病情变化对处方进行调整,特别是引进中药颗粒剂(免煎中药),方便了患者服用,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和治愈率,从而满足了脑血管病治疗的个体化需求。

 

坚持学习型团队建设

 

每天早晨8点,该科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脑病科的晨会,也是医生们汇报业务、交流心得、研究医案的时候。本着“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团体学习”的原则,科室每年都派出精干力量选派优秀的青年骨干医生及护理人员到省内外有特色的大型医院进修、培训、学习,获得更多的科技前沿新消息、新技术。科室现有医师6人,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1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人。 近年来获得漯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先后发表有价值科技论文20余篇。

 

突出中医特色护理

 

中医提出了“三分治,七分养”的概念,突出强调了护理在治疗疾病和维护健康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要视病人为亲人,只有服务的好,他们才能康复的快。该院护士长赵娜带领的护理团队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多年来,脑病科护理团队,始终秉持对患者负责的态度,真情呵护每位患者,为患者撑起生命的绿荫。为更好地服务患者,护理团队制定了护士中医护理分层次培训计划,以多种形式培训护理人员中医基础知识、中医护理技术,确保护理人员系统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符合岗位要求。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结合针灸、理疗、中药穴位注射、中药直肠滴入、耳穴压豆、灸法等中医特色适宜技术及现代康复、功能训练等方法为治疗手段,针对每位患者的具体健康状况,辨证施治,多方位、多途径综合式治疗,促进患者的肢体运动、感觉等生理功能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自理的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回归社会,预防脑病复发及加重。目前脑病科已开展了几十项中医特色护理项目,便捷、安全、低价、有效的中医护理得到推广,既减少了病人打针吃药的痛苦,又体现了祖国中医学的博大精深,充分发挥了中医护理在脑病康复中的作用,得到了病人的广泛赞誉和好评。

责任编辑:liu


关于我们 】- 【 联系方式 】- 【在线投稿 】- 【 广告服务 】- 【 法律声明 】- 【 】- 【 网站地图 】- 【 留言反馈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 医药卫生报社/主办 总部/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与博学路交汇处
读者QQ群:149218703 站长信箱:yywsb@163.com  技术QQ:1563296841 1326701545 35702594 

  豫ICP备11010909号-4 公安备案号:4101070200248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医药卫生报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注明来源自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