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丽:“更多孩子需要我,我必须得去医院!”
2020-3-26 来源:医药卫生网本报记者 李志刚 通讯员 李春霞
疫情时,黄河科技学院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张秀丽医师在没有同家人商量的情况下,主动取消年假,向医院领导请缨,主动承担儿科发热门诊和普通门诊值班任务,为攻坚战“疫”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冬春季是儿科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每天就诊的孩子都比其他时间有明显增多,我们儿科的医生每天要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张秀丽说。
她每天的日常工作就是:七点半左右到诊室,先把诊室彻底消毒,然后做好自我防护,开始一天的工作。婆婆心疼,经常劝她说:“疫情这么厉害别去医院上班了,整天在医院吃不好,又不能休息,别为了给其他孩子看病,把自己感染了,还连累自己的孩子!”丈夫不放心,每天都会给她发信息:“一定要做好防护,保护好自己!”她安慰家人说:“现在是特殊时期,那么多孩子需要我,我必须得去医院!放心,我会做好防护的。”
疫情之下,孩子任何一个体温异常都会让家长心惊胆战。除夕那天下午五点多,两位家长抱着孩子慌慌张张来到诊室,孩子妈妈哭着说:“大夫,快救救我的孩子吧,她又烧抽了……”
这一个两岁多的高热女孩,再次让整个诊室紧张起来。
面对这种情况,张秀丽不顾劳累一天的疲惫,从家长手里接过孩子,平放到诊断床上,让孩子头稍向后仰,保持呼吸道的通畅,立即给予吸氧,快速用上镇静剂和退热剂,然后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处理完毕后,一边详细向家长询问患儿的病史,给孩子做相应的辅助检查,一边安抚家长情绪。她告诉家长:抱着高热惊厥的孩子,在来医院就诊的路上,应注意的相关事宜。期间待结果回示后,护士给患儿输上抗感染及抗病毒对症药物。
一切就绪之后,看着患儿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张秀丽才终于缓了口气。“等孩子温度降下来,液体输完,我看看手机,已经是晚上十一点钟了。”她说,手机上有来自家人的十几个未接来电。
原来,给患儿诊疗期间,家人一遍遍地打电话催她回家吃团圆饭。
张秀丽表示,虽然大过年没有与家人吃上一顿团圆饭,但是看好了孩子的病,解除了患儿的痛苦和其家庭的担忧, 让她感觉很温暖,也履行了自己作为医生的初心和使命,更践行了医院“办一所对患者负责任医院”的办院愿景,内心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