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医院院长因何出现在省级新闻发布会?
2020-3-26 来源:医药卫生网本报记者 杨须 通讯员 白鹏 张艺丹刘枫瑞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内容。2020年3月25日,巩义市总医院乔来军院长受邀参加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新闻发布会,作为河南省人民医院互联智慧分级诊疗成员单位,有幸分享典型经验。
巩义市人民医院作为全省第一家与河南省人民医院签订互联智慧分级诊疗体系服务的县级医院,签约后都带来了哪些变化?为巩义的老百姓带来了哪些“福利”?巩义市总医院党委书记、院长乔来军给出了他的答案:“通过省医近年来的帮扶,作为医院来说,我们的管理水平、业务能力有了明显提升。对于基层百姓来说,看病就医更加方便快捷价廉,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省级专家的诊疗服务,深受基层百姓的欢迎。”
足不出户享受省级诊疗服务
2015年底,我院与河南省人民医院签约“互联智慧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建设”正式启动后,让巩义百姓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省级诊疗服务。
2015年12月30日,在巩义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SICU),62岁的李先生因特重型颅脑损伤已经在此救治了8天,病情危重。上午9点,管床医生推着移动查房车来到李先生床旁,让省级医院的专家为李先生会诊。移动查房车配备了2个液晶显示屏及2个摄像头,清晰、稳定、即时的视频传送让巩义与郑州两地重症监护室实现了“零距离”沟通。
管床医生汇报病情的同时,河南省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会诊室内,重症医学部主任和相关医护人员正通过电视屏幕进行远程查房,并将通过互联网传输同步患者病历资料进行会诊讨论。通过移动查房车,双方医生实时对话,就患者病情进行沟通,对治疗方案进行了进一步调整。医务人员足不出户,就完成了对异地急危重症患者的查房;患者足不出户,就享受到了省级专家的诊疗服务。
优质资源下沉基层取得成效
自签约以来,省医共向我院下派专家32名,其中博士20人,涉及18个专业,带教手术169台,学术培训241次,教学查房405次,远程会诊病人1500人次,先后开展18项新技术,极大提升了疑难危重病人的诊治能力。2019年我院三、四级手术占比49%,较3年前增长20%,介入手术增长46%,其中脑血管介入手术3年前242例,2019年420例,增长74%。3年前急诊PCI不足100例,2019年438例,增长率为338%,连续3年县域内转诊率不超过10%。每季度省医下派专家到我院开展四级质控,提升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
在省医的帮扶下,我院成立了疼痛科、高血压科,填补了巩义市医疗学科空白,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骨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先后成为河南省县级临床重点专科。2019年11月,我院顺利通过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复审。
加强智慧互联惠泽巩义百姓
2019年12月4日,巩义市成立了郑州市首家紧密型医共体,由巩义市人民医院牵头18家乡镇卫生院、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成立了巩义市总医院,实现了行政、人员、业务、药械、财务、绩效、信息的七统一管理,为下一步落实分级诊疗政策,做好家庭签约、慢病管理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在疫情防控中,市人民医院与成员单位建立了联防联控机制和就诊反馈机制,为他们进行远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培训,提供防护物资,切实保障医务人员防护安全。成员单位在医院大门口设置体温筛查点,非疫区和疫区发热患者预检分诊处,实行24小时值班,对就诊患者进行体温测量、询问、登记,确保信息统一完整,如有发热患者,转至总医院就诊,并对他们进行随访;在门诊大厅、走廊、病区、输液中心放置艾条、艾叶燃熏,安排专人对医院重点区域和公共区域进行消杀。同时,总医院还为成员单位及居家隔离普通型患者集中配送中药。
巩义市人民医院2020年将继续与省人民医院保持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互联互通,通过远程视频会诊、远程影像会诊、远程病理会诊等工作,提升医院诊断能力;选派科主任/护士长、骨干医(护)师,到省医进修学习,提高业务管理能力;积极参与省医开展的临床科研项目,弥补医院科研能力不足的短板;尽快把产科、儿科、普外科培育成为河南省县级临床重点专科。“希望通过省级医院持续对我院的帮扶,全面提升我院医疗服务能力,尽早实现‘小病不出村、多发病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目标。”乔来军院长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