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防痨两不误,健康呼吸送群众
2020-3-26 来源:医药卫生网 ——濮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全面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
本报记者陈述明 通讯员唐辉
肺结核又称为“痨病”和“白色瘟疫”,临床症状、传播途径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极其相似,它主要侵犯人的肺脏,通过病人咳嗽、吐痰、打喷嚏等方式进行传染。濮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市结核病防治所)作为全市唯一一家传染病医院、结核病定点诊治医院和新冠肺炎救治定点医院,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一手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手抓结核病防治。
主动作为,防痨工作未间断
肺结核作为严重危害群众身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如果不规范治疗,一方面容易发展成耐药肺结核,降低患者的治愈率,另一方面不及时治疗,会传染更多的健康人员。因此,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濮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统筹安排结核病防治、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之初,该院采取除结核病等传染病外,其他普通疾病停诊和住院患者转往其他综合医院的管控措施,在远离新冠肺炎隔离病区,设立了临时综合传染病区,专门为确需住院治疗、病原学阳性的肺结核患者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病原学阳性结核病患者传播扩散。严格新冠肺炎疑似患者和结核病患者就诊规范,明确专人负责,设立结核病咨询台,划定明细路标引导,进行就诊人员分流,实现了新冠肺炎疑似患者和结核病患者空间上的“硬隔离”。
强化信息化手段,加强感染控制
按照国家和省、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加强信息化支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进一步强化结核病等其它传染病工作的防治,医院投入300余万元,安装院感实时监控系统、移动医护系统、CA电子认证系统等信息化软硬件,切实发挥信息化在辅助疫情监测、防控决策、创新诊疗模式、提升医疗服务效率等方面的支撑作用。医院积极开发上线了患者“在线复诊”和“移动医生工作站”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创新诊疗模式,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使结核病患者足不出户在家通过手机即可享受包括咨询问诊、复诊随访等“无接触”医疗服务。
从感染防控角度出发,让院感防控真正成为医院的“防火墙”。为防止新冠肺炎和结核病就诊患者交叉感染,医院党委把感染控制工作做为重中之重,严格落实各项感染控制措施,全员培训、全面排查、全程督导、全方位消毒,医院聘用专业消毒消杀公司每天定时对门诊、结核病病区、隔离病区等人员活动场所进行全面消毒,补充了紫外线消毒设备,全面加强消毒工作。医院每天为结核病患者及家属免费发放医用口罩,在走廊、电梯口配备消毒凝胶,降低新冠肺炎传播风险。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加强对结核病患者关于新冠肺炎及防护知识的宣传,加强心理疏导,做好人文关怀,引导结核病患者积极乐观配合治疗。
健全服务体系,发放药物跟踪督导
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是结核病主要的传染源,结核病患者服药至少半年以上并且不能中断,肺结核病患者按照医嘱规范用药是控制病情、防止病情发展、传播的有效手段。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督促广大结核病患者规范服药成为医院结核病防治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濮阳市卫生健康委的组织下,建立了市第五人民医院、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工明确、协调配合的用药跟踪督导和防治服务体系。医院公共卫生科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主动与县级疾控机构、各乡镇结核病管理医生形成联络网,及时将抗结核药物发放到各相关县区,通过县、乡、村防痨网逐级发放到患者手中,随时掌握所管理的病人复查和用药时间。对不能深入患者家中,医院通过电话或微信等方式督促患者规范服药,询问治疗效果;同时,对新发的结核病患者建档立卡,及时通过国家全民健康保障疾控信息系统上报信息,及早发现和规范管理结核病患者,有效地防止结核病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