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抗疫“河南智慧” 五篇“专家建议”登上中华核心期刊
2020-3-24 来源:医药卫生网史尧 邢永田
3月10日,新一期《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出版发行,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华中阜外医院的五篇抗击新冠肺炎《专家建议》被安排在了杂志目录最前面,五篇“专家建议”向全球奉献了抗疫“河南智慧”。
这五篇专家建议分别为:
■ 高传玉教授牵头,制定的《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建议》
■ 李牧蔚教授牵头,制定的《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时期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治专家建议》
■ 陈 岩教授牵头,制定的《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导管室管理策略及建议》
■ 杨宏辉教授牵头,制定的《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质量控制建议》
■ 郑晓晖教授牵头,制定的《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胸痛中心运行和管理专家建议》
冬末初春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大批患者需要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疫情期间各地严格的管理措施,给心血管疾病患者就诊带来困难。
根据国家整体防控方案,绝大部分地区启动限制出入、限制交通、隔离、新冠肺炎定点医院诊疗等措施。此特殊形势对心血管患者,特别是急性患者的救治、转运和治疗决策造成一定影响,全国各地也陆续出现疑似新冠肺炎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
中原名医、全国知名心血管病专家、华中阜外医院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高传玉教授说,由于绝大多数新冠肺炎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就诊医院并非传染病定点医疗机构,而传染病定点医疗机构并非胸痛中心单位,不具备针对呼吸道传染病专业防护条件的心导管室(DSA)以及冠心病重症监护室,所以使救治显得十分困难。即使首诊医疗单位具备上述条件,也应根据心血管系统急症处理和传染病控制兼顾并重的原则,严防新型冠状病毒在医疗机构内播散。因此,必须加强防护,建立心内科、急诊科、感染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放射科、检验科等多学科团队协作体系,确保及时救治、流程顺畅、严防扩散、决策正确。
从疫情初始,高传玉就开始组织全省各地的心血管疾病专家,根据救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划分为五个领域,分别由高传玉、李牧蔚、陈岩、杨宏辉、郑晓晖牵头,汇集省内各大医院专家、基层医院骨干医师,结合河南各级医院救治过程中的典型病例、规范操作方法、总结的实战经验,凝聚出五份 “专家建议”,发出来抗击新冠肺炎时期心血管救治的河南学术好声音。
“专家建议”甫一面世,就派上了用场。3月6日~15日,河南省微循环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二届学术年会,通过互联网“云端会议”的形式举办。大会专门设置抗击疫情专场。大会名誉主席高传玉分享了《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建议解读》,大会主席李牧蔚解读了《新型冠状病毒个人防护知识》。全国心血管界近5500人实名注册参加学习,浏览量5万余次
在全球抗疫的关键时刻,华中阜外医院第一时刻总结了心血管救治“专家建议”,并升华为河南方案,通过文字和授课走向全国,写入中国方案,向全世界介绍中国抗疫经验。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医学领域顶级杂志,其研究成果常常成为各种指南及教科书的重要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