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线日记:这些经验,就像一本武林秘籍一样深刻在我的脑子里
2020-3-24 来源:医药卫生网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赵鹏辉
2020年3月12日晚
战疫日记7 赵鹏辉
今天的工作终于进行完了,上午主要任务是下病区,应苏州一队和苏州二队的要求,把一百本心理自助的宣传册分发到医务人员手中。
来自苏州的同行觉得,这对临床工作开展有很大的帮助。在完成这项工作后,返回驻地办公室,同济医院专门把位于九楼的公共卫生科的办公室给我们腾出来当做咨询室。
九点半,一名提前预约的医务人员来到咨询室,开始了一个半小时的面对面心理咨询。在那一刻,所有的基本的心理咨询的技术,好像并不需要你刻意去想,自然而然的就那样顺利进行着。
认真倾听这位来自临床一线的仁兄的讲述:从最早的2019年12月底开始,从最初的疫情,当时的防控体系,一直的忙碌,一路走来,让我们感同身受。设想哪一个人面对这样的情景都会出现焦虑,紧张,失眠。也就是从开始阻击疫情开始,这位仁兄开始吃百忧解,因为他知道,现实情况就摆在面前,他绝对不能倒下。
我相信,每一个身在疫情一线的医务人员在如此境地,也都会这样。据他介绍,同济医院光谷院区隔离病房三天改造完成,设床位835张,当开始收治病人时,一辆辆的急救车拉着病人蜂蛹而至,最长时救护车已经排到了马路外面,有些医务人员整夜都不能休息去安排病人进病房。“当时已经忘记了,劳累,忘记了饥渴。面对病人无助的眼神,你不可能停下你的工作。”这位医务人员说,“我已经很多天没回过家,当时最期盼的就是睡觉,而在当时这样的期盼就是奢侈。”
随着大家的努力,终于,从刚开始的一床难求,到后来的床等人。这时他的心情才慢慢的平稳些,但有时仍会莫明奇妙的感到心慌,焦虑,活动一会儿会好些。
针对他这种症状,我给予了认知层面的讲解,给予他一些放松训练应对的方式,并且应用稳定化技术和合理化技术。经过近两个小时的疏导,达到了初步的效果。
下午三点准时开始疑难和死亡病例讨论,每天五个病例,专家讨论及给出诊疗方案,这些绝对是从书本上不可能学到的。而这些经验,就像一本武林秘籍一样刻在我的脑子里,根本不用记笔记,就能清晰的输到我的脑子里,这是我永远的财富。
我印象最深的是每次讨论都有两位老前辈的发言,所讲的内容鞭辟入里。虽然我也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也看不到他们的面容。好像每天的工作除了随时待命会诊和咨询以外,最期待的就是等下午三点病例讨论听两位老前辈的病例分析讲解。
明天休息,后天继续工作和受教。对了,我终于知道上海华山医院的李主任是谁了,她叫李圣青。最后展示一下工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