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海龙:我愿负重前行,只为岁月静好
2020-3-24 来源:医药卫生网本报记者王明杰 通讯员罗家华 邢建辉 邓晓峰 扈小燕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作为信阳信钢医院医务科长,他就是抗“疫”战线上的“急先锋”。
自1月22日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以来,信阳信钢医院迅速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作为成员,他带领医务科统筹协调各方面工作,防控知识紧急培训、国家及各级政府文件精神传达和落实、明港周边卡口严密布控人员安排、发热患者救治、组织专家会诊、疑似病人转移、相关数据上报传送……一项项作战方案在这里制定,一道道作战指令从这里发出。
此时,一直坚守岗位的医务科长夏海龙,工作状态也从“全年无休”变成了“全天无休”。他每天来得早,走得晚,困了就在办公室打个盹,饿了就用方便面充个饥。“我们现在就是在与病毒赛跑,必须赶紧把全院防控体系建立起来。”为了打赢这场战“疫”,他几乎就是住在了医院,不停地电话请示、安排,不断地现场巡查、指导,犹如一个陀螺,忙得停不下来。
作为医院主管医疗事务的职能科室,为了保障防疫工作的顺利实施,协同相关科室,快速建立三级预检分诊体系,启动发热门诊24小时值班制,组建医疗救治专家组和医疗人员梯队,制定了一系列的方案、制度、流程等规范文件,并向市、区防控指挥中心动态报送疫情防控的各类信息。夏科长每日奔波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一次又一次细化部署,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做到防控严谨化、流程最优化。
多条战线的持续推进,离不开夏科长不间断的督导、协调,加班到深夜更是家常便饭。此次疫情防控,该院积极配合明港镇政府,分别在明港机场、107国道明港北山、淮内高速明港北站出入口、明港镇明河桥、明港镇双河处等防控卡点,派出医务人员40余人,做人员登记、测量体温等疫情防控工作。做好人员调配,尤为重要。
大年初一的晚上9点,夏科长接到政府紧急电话,要求安排医务人员前往明港机场协助防控工作。当晚的气温很低,刺骨的寒风夹着蒙蒙小雨,路面上结着厚厚一层冰,这个时间很多人都已经躺进了温暖的被窝。放下电话,夏科长一边向医院领导汇报,一边协调医务人员。五分钟,协调了4名医生,他开着车到每位医生的家门口等候,然后又把他们送到机场,并协调好值班交接。从机场返回,已近凌晨一点,为了不打扰家人休息,他就在办公室椅子上凑合了一晚。
2月15日,一场春雪飘洒在豫南大地,给这个初春增添了几分寒意。夏科长更关心的是各个卡点的防控医务人员,他们奋战在室外零下的环境,能吃的消吗?他协同院领导,到各个卡点慰问一线医务人员,并送去被服和生活用品。
医务工作,更多的是纷繁复杂。每天下午14时向镇疫情防控指挥中心汇报当日发热门诊就诊人数、人员详细信息及隔离病房留观患者详细信息,16时向市、区卫健委报告当日发热门诊就诊人数、人员详细信息、隔离病房留观患者详细信息......一张张报表,一份份文件,都要逐条核实,精细准确,不能有误。
连日来,夏科长的脑子里一直在想着如何更加严密的布控,更好的落实医院各项防控措施,充分的调集人力资源等等问题。“疫情防控,最大的难点就在于我们不知道敌人在哪里。”夏科长说。
“我和爱人都在医院工作,免不了要接触许多发热患者,甚至疑似患者,也免不了早出晚归。孩子交给父母看护,这样尽量不影响家人,也更方便工作。”
夏科长夫妻俩也是白衣天使的夫妻搭档,爱人是儿科医师,他们俩一个在战“疫”一线,奋战沙场,一个在自己的科室,坚守岗位。
说到家庭,这个坚强的男子汉也泪水打湿了眼眶,因为这是一个让人敬佩的大家庭,两位姐姐也都奋战在疫情前沿,大姐更是出征信阳市五院,此次信阳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可谓“满门英杰”。
“疫情防控目前到了最吃劲的时刻,作为医务科长,身上肩负着沉重的使命,理应作表率、冲在前,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挥洒汗水,只有这样,才能不负使命,无悔于青春年华,无悔于人生的选择和医者誓言。”夏科长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