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俊俊: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师战“疫”录
2020-3-23 来源:医药卫生网本报记者王明杰 通讯员王缓 张瑞杰
她虽然没有面对病人,但以另一种方式与病人“接触”;
她每天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工作,很少休息;
她扛起的不仅是强大的工作量,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她就是信阳市疾控中心90后美女核酸检验师———程俊俊。
“别担心,我会保护好自己的”
第一年上班的俊俊原本想要趁着假期好好休息一下,在家陪陪年迈的父母,拜访一下久未见面的亲人,与同学好友畅饮欢谈...陡然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俊俊主动放弃了休假计划。“我要上战场了!”俊俊跟父母视频说,可看着父母担心的表情,她心里五味陈杂,强装淡定地安慰父母:“没关系,我会做好防护的”。可每天出门,父母还是会打电话叮嘱一句:“注意防护啊,保护好自己”。
“从未想到,自己有一天会以这种方式直面病毒”
从2019年3月入职到抗击新冠疫情战役打响,程俊俊上班不足一年。2020年1月20日,她火速入组,到新冠病毒检验检测组担任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工作,主要负责咽拭子样品的前处理、实时荧光定量PCR数据的分析汇总和上报、新型冠状病毒实验记录的书写、实验室的消毒与卫生清理及实验产生的医疗垃圾的装袋与高压灭菌等工作。
病毒核酸检测工作对临床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至关重要,是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技术支撑。为此,时间对检测员来说至关重要,必须分秒必争。按照防控要求,检测员从拿到咽拭子样本到得出核酸检测结果,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
由于实验室的特殊性和个人防护装具的密闭性,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汗水滴在身上,干了又湿,湿了又干。从接受、处置检测样本,将最最危险的标本从离心机取出来,对其进行编号分配,从标本开盖、取样、震荡、离心、加样,每一个步骤都得倍加小心。长时间的工作负荷和缺氧、密闭的环境让她时常出现眩晕、恶心的症状。
“路再长再远,夜再黑再暗,也得独自默默地走下去”
让俊俊感觉害怕的不是直面新冠病毒,而是每天凌晨下班回家的路。“每天半夜凌晨下班,我一个人骑电动车回家。下班那个点,路太黑了,也没有人,大冬天的也冷,特别是有段时间还下雪,不然我也不会害怕”瘦弱的俊俊回忆起那段时间,只觉得回家的路有些许漫长。此前,她连电动车都不会骑,都是乘坐公共交通上下班。这次疫情,所有的公共交通都停了。为了尽快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她愣是克服自身困难逼着自己在一天内就学会了骑电动车。不管回家多晚,第二天她仍然热情满满的投入到新一天的工作中。
“和同事们并肩作战,经历了很多,都很有默契,互相帮助,互相协作,很开心!”
自疫情爆发以来,程俊俊所在的检测组已完成近4000份样品的检测,成果显著。“我始终奋斗在工作的第一线,每天坚持14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时间,用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为我市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工作提供科学的实验数据!”程俊俊骄傲地说。
收获的背后是不计辛苦的付出。因长时间昼夜奋战在防疫一线,程俊俊一脸憔悴,不仅额头爆痘、黑眼圈极重,甚至开始掉头发,她自己曾半开玩笑的形容每天早上起来浑身都有一种像被人揍了一顿的肌肉酸痛感。但她从不抱怨,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现在越来越习惯。
“穿着防护服,挺闷的,口罩勒耳朵,护目镜勒额头,工作一天下来,会很累,但是脱掉防护服的那一刻,会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很有意义”,寻常的日子里,她这个年龄还是父母眼里备受呵护的宝贝儿,如今,她披荆斩棘,备战疫场,仿佛一夜之间,就长大了,能够为国分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