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网 > 防控一线 > 正文

勇于担当,青春闪亮最前线

2020-3-23 来源:医药卫生网

 ——记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最美90后陈玉

 

    本报记者王明杰 通讯员朱晓红 陈燕丽

 

陈玉,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骨科的一名90后护士,2020年是她入职的第二年。新年伊始,新冠病毒从武汉开始蔓延,离武汉较近的信阳也成为重灾区,虽然参加工作时间不长,但是陈玉深知作为一名医护人员的使命,她说:“国家需要我,人民需要我,我不能退缩!”,所以,在第一时间她就递交了请战书,义无反顾的加入到抗疫一线队伍里。

 

陈玉入职两年来都没有在家跟父母亲人团聚过,今年春节赶上轮休,她本想跟父母兄弟吃顿团圆饭,但是,除夕当天,她接到科室改建隔离病区的命令,临危受命,刻不容缓,她立马放弃团聚,奔赴前线,迅速到岗,转移病人及设备。125日凌晨1点,再次接到科室电话,她又立即赶到,开始清理工作,为隔离病区收治病人做最后的准备。不眠不休的24小时,她协助科室完成病区改建,隔离病区从无到有,从毫无准备到逐渐完善。127日,病区开始收治新冠肺炎疑似病人。隔离病区成立后,她成为首批战疫人员,在众多老师和前辈面前,她的年纪最小,经验最少,但是凭着一腔热血,她开始快速学习实践,从一开始迷茫无助甚至感到害怕,到后来慢慢游刃有余甚至可以独当一面。

 

129日晚,隔离病区收治了一位高度疑似重症孕妇,入院后,陈玉跟主管医生交流了患者病情并且查看了检查结果,发现患者为临产妇,距预产期只有10多天,随时有可能分娩,而且患者化验单提示多器官功能损伤,病情复杂危重,随时面临生命危险,她深感自己责任重大,时刻关注患者病情,吃住均在医院,帮助大家及病人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在患者突发频繁宫缩,胎膜早破即将分娩时,陈玉又主动协助妇产科医生助产士,准备器械用具,及时处理医嘱,及时传递调整治疗方案,做好产时护理记录,且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保证患者抢救顺利进行。产妇于当夜凌晨产下一名健康男婴,且母子平安,听到这个消息陈玉才松了一口气。但是由于自身结膜感染引起眼睑红肿发热,她也于第二日早晨开始隔离观察两周。

 

214日,隔离观察结束后,陈玉考虑疫情还处在关键时期,自己有隔离病房工作经验,再次向院领导申请,强烈要求继续留在一线,经过调配她赶赴发热门诊,这是一个排查高危人群,确保不漏掉任何疑似病例的一线科室。熟悉流程后,她立马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仔细询问和记录就诊患者的病史和异地接触史,测量体温、登记资料、抽血,然后带着病人去做CT检查。每天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工作,内衣很快就湿透了,紧贴着皮肤很是难受;脸上戴着的护目镜里布满了水珠,严重影响操作视野;里面的N95口罩挂在双耳,长时间的牵拉,耳朵好像要被勒掉了似的,一阵阵刺痛;满脸的汗水捂出了疹子,疼痛伴着奇痒,只能强忍着;严密的防护总让她感觉缺氧,心跳加速。但是她没有叫一声累,也没有轻言放弃,因为她知道这是她的职责和使命。因为穿防护服上厕所不方便,值班前再渴她也不敢喝水,怕浪费防护物资,每次吃饭狼吞虎咽,害怕耽误病人,更害怕延误病情,但是经常是刚打开盒饭就有病人来了,她就立马放下饭盒,穿上防护服去接诊病人,朝进夕出,毫无怨言。虽然连续工作多天都没有休息,身体很疲惫,但是看到信阳疫情逐渐被控制,心里的愉悦就填满了身体的疲惫,每次值完班出来,这个爱美的小姑娘都会问同事“我丑不丑呀?我是不是又丑了?”同事们体贴这个勇敢拼命的小姑娘,总是告诉她,她是最美的。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陈玉作为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一名普通的90后医护人员,在疫情面前,敢于担当、勇于奉献,她满怀希望地说,“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我们期待春暖花开的那一天!”

 

责任编辑:liu


关于我们 】- 【 联系方式 】- 【在线投稿 】- 【 广告服务 】- 【 法律声明 】- 【 】- 【 网站地图 】- 【 留言反馈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 医药卫生报社/主办 总部/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与博学路交汇处
读者QQ群:149218703 站长信箱:yywsb@163.com  技术QQ:1563296841 1326701545 35702594 

  豫ICP备11010909号-4 公安备案号:4101070200248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医药卫生报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注明来源自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