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网 > 防控一线 > 正文

抗疫有我,让青春在最需要的地方绽放

2020-3-23 来源:医药卫生网

——记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95后助理全科规培医师李云超

 

本报记者王明杰 通讯员朱晓红 陈燕丽

 

李云超是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的一名“32”助理全科医师规培生,一名95后的阳光青年。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从武汉蔓延,席卷全国。信阳因为地理位置也成为了疫情的重灾区,医院更成为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第一线。

 

面对疫情大考,作为2019级规培学员的班长,李云超觉得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到防控任务中去,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此时正是春节的前一天,父母在得知后,非常挂念,“我们的儿子都一年没回来看看我们了,是胖了还是瘦了,在工作生活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在医院可要保护好自己啊”,听到这些话,李云超感觉眼睛酸酸的,在给他们说了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非常好,不用担心自己,父母也非常欣慰,鼓励儿子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越是艰苦,越能锻炼意志品质,作为一名90后青年人,国家有难,理应挺身而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守护人民健康!李云超向院领导主动请缨,坚决到疫情防控一线去工作,在他的影响下,其他11位规培同学也都放弃了休假,放弃了与亲人团聚,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李云超工作在医院预检分诊岗位,作为疫情防控的“最前线”,需要对每一例发热患者询问有关流行病史、职业史,再结合患者的主诉、病史、症状、体征,对其进行传染病初步预检后护送到发热门诊排查,同时还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并一一做好登记,工作量很大。面对一个个潜在“感染者”,李云超不怕脏累,不畏危险,总是事事做在前。为了能把防护做到位,他每次都提前半个小时来到工作岗位,仔细穿好隔离衣,戴好帽子、护目镜、口罩、橡胶手套等防护设备,把工作台上预检分诊物品一一排放整齐,开始一天的工作。只要站在预检分诊处,他就始终保持着饱满的工作热情,一站就是一天,期间,为了节省防护服,节约时间,他不敢喝水,不上厕所,每天工作下来,累的脚都肿了,脱下防护用品,脸颊和耳廓被防护面罩和口罩勒的一道道印痕,嘴唇也干裂了。但是一想到自己是守在一线,守护着医院安全,守护着患者健康,他觉得再累也值得!

 

“您好,请来测一下体温,请问您有近期去武汉或外地旅游史吗?”“请问近期您身边有从武汉或者外地回来的邻居或亲属吗?”每次工作,李云超总是不厌其烦,仔细询问每一个来就诊的患者。有一天,一对抱着孩子、操着外地口音的父母来院就诊,他们神色慌张,说自己的孩子有发热的症状,想赶紧去儿科看医生,李云超耐心问其具体情况,并进行情绪安抚,最后得知这对父母和从武汉回来的亲戚一起吃过饭,他意识到严重性,在为一家三口测量了体温之后,发现这对父母也存在发热症状,李云超立刻领着他们去了发热门诊排查,最后这对父母被作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被隔离观察。在疫情防控到了关键时刻,来医院就诊的发热及疑似患者更多了,工作非常辛苦,由于连续作战,李云超得了重感冒,院领导及科主任强令他回去休息,但他还是坚持留在岗位上,李云超说,“我年轻,身体扛得住,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被克服的,这点小感冒不算什么”。一个多月里,他和他的小伙伴们在一线连续奋战,从不喊苦喊累,努力守住预检分诊这道防线,圆满完成任务。现李云超在结束隔离医学观察后,又回到医院继续奋斗在工作岗位上。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作为新一代的力量,李云超接过时代交付的接力棒,挺身而出以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初心使命,在这场疫情大考中,做到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

 

责任编辑:liu


关于我们 】- 【 联系方式 】- 【在线投稿 】- 【 广告服务 】- 【 法律声明 】- 【 】- 【 网站地图 】- 【 留言反馈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 医药卫生报社/主办 总部/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与博学路交汇处
读者QQ群:149218703 站长信箱:yywsb@163.com  技术QQ:1563296841 1326701545 35702594 

  豫ICP备11010909号-4 公安备案号:4101070200248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医药卫生报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注明来源自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