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网 > 防控一线 > 正文

蒋阳:面对疫情,我愿做一个敬畏生命的强者!

2020-3-23 来源:医药卫生网
 信阳信钢医院援助信阳市五院医疗队员 蒋阳

 

元宵佳节,本该是一个举家团聚的时刻,但这天的上午11时许,我院接到市卫建委通知,组建第二梯队精英力量,驰援信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蒋阳的名字赫然在列。

 

回忆起当天的情景,她说:“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考验和挑战,我向医院递交过请战书,接到通知的那一刻,我挺激动的,很荣幸成为其中的一员。简单的收拾了一下行李,来不及向家人告别,就踏上了抗“疫”之路。”

 

“在路上,我给家人发了条信息,老公给予了很大支持和鼓励,在平桥的父母第一时间把孩子接到他们身边,免去我的后顾之忧。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更加坚定了我前进的步伐,也给了我工作的动力。”

走进五院前是紧张、是兴奋!

 

28日下午,专业人员对我们进行防护知识的培训后,直接进入新冠病区开始战斗。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传染性这么强的患者,突然想起今晚竟是元宵节,这注定是个最特别的也最难忘的元宵佳节!”她说。

 

 


习惯了每一次在隔离病房的工作

 

“刚开始,我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一定能出色完成任务,但现实情况比我想象中的要严峻许多。当我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戴着防护口罩和护目镜开始为病人打针、输液、做治疗时,防护服密封严实,穿上一会就浑身湿透,觉得透不过气,感觉快要中暑了一样。连续工作8小时以上,为了不浪费物资,严格控制饮水量,为此我穿上了秘密武器(成人尿不湿)。”她有些不好意思。

 

215日,病区来了一位特殊的患者,不仅新冠肺炎病情严重,而且本身还患有小儿麻痹症,左尺桡骨骨折刚刚做过手术,身体状况非常糟糕,每天只能躺在床上,生活无法自理,吃喝拉撒都要依靠我们。为保证她的营养摄入达标,每餐都要一勺一勺的喂;为了避免长期一个卧床姿势形成压疮,每隔2小时就要为她翻身,因为左手骨折,翻身时要小心翼翼的避开骨折部位。”

 

 

 

防护服内外的我们

 

她给我看了一张脱下防护服的照片,她说:“脱下穿在身上近9个小时的防护服和带了三层的手套,那一刻,觉得每一口呼吸、每一寸皮肤都是轻松的!现在已经渐渐习惯被捂的发白、全是汗水的手和被口罩、护目镜、头套压出深深印记的脸。大家都说这是最美的印记,也是属于我们的特殊荣耀,这一刻我感觉自己的努力是值得的。”

 

“最不适应的还是穿尿不湿。说实话,一个正常的成人要接受穿戴尿不湿解决生理问题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接受的,进入隔离病区前很长时间尽量不进食水,是为了不浪费物资,也是为了更多的时间给患者做治疗。”

 

 

 

一点意外,但我还是挺了过来

 

“听说因为少喝水,你的结石病犯了?”

 

“是的,那天我正好下夜班,突然左侧腰背部疼痛,瞬间豆大的汗珠顺着额头滚落下来,说实话,当时疼痛难忍,趴在地上直想打滚。好心的同事一边帮我搀扶到床上,一边叫来医生。最后结合症状考虑肾结石,因为工作环境特殊,无法做相关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打了一针止痛剂。疼痛症状慢慢减轻一些,期间又反复疼痛过几次,但为了不影响患者治疗,我都强忍着疼痛继续工作起来。”

 

 

 

“强忍疼痛,你受得了吗?”

 

她扬了扬脸说:“看着因为疫情而受折磨的病人,我的这一点点疼痛又算得上什么。”

 

 

 

“你后悔过吗?”

 

“不后悔!”她坚定的回答我,“虽然在新冠疫情一线挺辛苦的,但是有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有同事的并肩作战和相互帮助,有家人的祈祷和祝福,这一切都是我坚强的后盾,也更加坚定了我前线抗“疫”的步伐。”

 

这是一个活泼可爱、美丽大方的姑娘。“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工作,我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承担这份责任。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没有鲜花和掌声,但我依然觉得我的职业很伟大,很自豪。”她看了看窗外,说:“我坚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疫情终会散去,春天总会如期到来!”

 

 

(信息来源:本报记者王明杰 通讯员罗家华 邢建辉 邓晓峰 扈小燕)

 
责任编辑:liu


关于我们 】- 【 联系方式 】- 【在线投稿 】- 【 广告服务 】- 【 法律声明 】- 【 】- 【 网站地图 】- 【 留言反馈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 医药卫生报社/主办 总部/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与博学路交汇处
读者QQ群:149218703 站长信箱:yywsb@163.com  技术QQ:1563296841 1326701545 35702594 

  豫ICP备11010909号-4 公安备案号:4101070200248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医药卫生报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注明来源自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