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网 > 防控一线 > 正文

抗击疫情在一线 夫妻双双把岗站

2020-3-22 来源:医药卫生网

——致敬师岗镇卫生院的最美“逆行夫妻们”

本报记者乔晓娜  通讯员谢成国 贺端

家很近,吾不回;情很真,心为公。

疫情虽如凌冽寒风一样刺骨,而师岗镇卫生院的最美“逆行夫妻们”却为师岗这个小镇带来了温暖,正是这一个个充满正能量的“小家”忘我付出,才有了师岗镇这个“大家”的整体平安稳定。

124日,本应是万家团聚尽享团圆喜悦的美好时刻,师岗镇卫生院的“夫妻档”却选择了团结一致抗击新冠肺炎,虽然他们的分工不同,但是目标却是一致的,他们用行动对照初心,用担当书写使命。

“关键时刻看担当,面对疫情,一想到人民群众的健康与安全,在危急关头,我始终记得我是一名共产党员。”

身先士卒,是因为任何时候都肩负着使命与担当。124日除夕夜,万家团圆,作为医院的业务院长,唐玉龙接到临时通知后,立即安排院内院外防控、内邓高速公路口布控设卡等工作,风雪交加忙至到深夜。

直至今日,他在各项抗疫政策执行中,冲锋在前。唐院长说“关键时刻看担当,面对疫情,一想到人民群众的健康与安全,在危急关头,我始终记得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在疫情防控期间,繁忙的公务与阖家欢乐的时光总是相冲突,为保障全镇人民能够过好这个新年,他毅然决然的站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为疫情防控工作铸牢坚实的堡垒。

他的妻子阮海心是一名医技科护士,也是唐院长身后默默地支持者,疫情爆发后,她时刻严以待阵,丝毫不曾松懈,并多次向领导请命,“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不讲报酬,随时服从调遣。”

因为使命,所以坚守。

因为使命,所以坚守。面对突出其来的疫情,检验的是忠诚,考验的是责任担当。查涛,也是党的一份子,在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他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引领作用,逆风而行,冲锋一线,春节期间仍坚守着自己的岗位,每天面对不同的病人,尤其在务工人员返城体检的高峰期,放弃吃饭休息时间,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履行工作职责,把每一项检查都做到最严谨最认真最准确。

而作为同样的医护人员,他的妻子周叶主动请缨,在家里还有一名五岁的孩子的情况下,果断把孩子送回外婆家,赴疫情防控一线工作,全力支持医院防控工作,每天忙碌的穿梭在放射科,耐心细致的为每一位就诊病人做检查,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党和医院培养我们,这一刻我们就要在最前线。这样才能不辜负领导对我的信任和栽培。”

“明天准时到岗。”疫情像暴风雨一样,来得那么猛烈,毫无防备。大年初一,家在邓州市的王洋接到院长通知说院内需要,能否明天早上到岗?王洋毫不犹豫地回答。

“明天早上我们一起去吧!妻子高梦柯对他说到,儿子给爸妈留在家里,这样我们可以毫不分心的在医院工作。”

王洋负责上报全师岗镇所有的返乡人员登记,以及镇上每天的发热病人。全镇二十七个村,他的电话一个接一个。每天等忙完工作时已经接近凌晨。妻子高梦柯作为心电图室的医生,在有人接班的情况下,主动请求上级到卡口值班,为广大老百姓服务。

院内很多人都不理解她,她笑笑说:“党和医院培养我们,这一刻我们就要在最前线。这样才能不辜负领导对我的信任和栽培。”

家中的儿子会偷偷拿着爷爷的手机给她发来视频“妈妈你啥时候回来接我去师岗?你和爸爸都不管我!”“妈妈你咋样?我担心你!”“妈妈你值班辛苦了,就是我心里有点糟。”“妈妈我想你,路封了,我骑着我的小摩托去接你吧!”对于三岁半的孩子这样的表达,作为父母除了思念,还有感动,但他们明白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使命此刻应该化思念为力量,更好的奉献自己,才能为孩子树立起一个好的榜样。

“作为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国家和政府给了我们好多机会,现在危机时刻我们应该挺身而出,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以来,医院全体职工取消假期,白夜班交替轮换。作为一名护士,吕华莲每天穿梭在医院的病房、治疗室,为发热病人测体温,量血压,输液,教他们如何做好自我防护。

她的丈夫是师岗镇青薇村的一名村医,又是一名共产党员。青薇村武汉返乡人员高达20余人,她的丈夫每天都会多次到武汉返乡人员的家中,为他们测量体温,询问他们的身体情况,并做好记录,制订好表格上传到卫生院。他每天忙完这些工作,还要协助村委会做好湖北返乡人员排查工作,要去村里卡点值班,保证人们不外出,减少流动人口,做好疫情防空。

有时候都很晚了,看到工作群里有通知,他还是义无反顾的起床做完工作才去睡觉。家里还卧床的老父亲和孩子都无暇顾及,他说“作为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国家和政府给了我们好多机会,现在危机时刻我们应该挺身而出,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把本职工作做好,这是对抗疫情最大的贡献”。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还有这样一对夫妻并肩作战,没日没夜地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他们就是我院一线临床医生杨天红医师和他的妻子药房药剂师王蕾。在疫情关键的时候,他们深深的明白,作为白衣天使,自己是责无旁贷的,要勇于担当站在一线,更为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担责。

他们早早就把12岁的大儿子托付在姑姑家,又把自己年仅6岁的小儿子托付到远在郑州的外婆家。由于连续的工作、不断的值夜班,及2345号的连续抢救危急重症病人,杨天红医生病倒了,但他知道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作为医院的一线骨干,也作为科室的领头人,更为了一方百姓的健康,他坚持工作,连续7天输液都尽量选择在晚上。他们互相支持,互相鼓励,他们常说:“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把本职工作做好,这是对抗疫情最大的贡献”。

“我们的肩上是全镇人民的希望和期盼。”

 

疫情就是命令,疫情就是责任,防控疫情就是白衣天使应该战胜的一场严峻斗争。在这面临危急的时刻,师岗镇卫生院还有这样可爱的一家人,他们全家三口面对危险和使命,舍小家为大家,毫不犹豫地冲在防控前线。

唐朝林主任是卫生院药房主任,他的妻子杨晓娜是医院收费处的工作人员,女儿唐宜是一名护士,从年前就一直忙碌的各自的岗位上,以院为家,因为他们深知:他们的肩上是全镇人民的希望和期盼。

在这场防控疫情的战场上,他们全家积极主动服从领导的分配的工作,坚持全天在岗,并认真宣传各方面疫情知识,坚持与众团结,每时每刻不松懈。面对这场疫情,从他们的小家做起,共度难关,众志成城,携手同行。为了美好的明天,为了我们全镇的父老乡亲平安健康,为了这场防控战斗,他们尽职尽责,共抗病毒,坚守到底。

关键时刻我们挺身而出,这是我们的义务也是责任。

护士樊蕊,是卫生院第一批下村给武汉返乡人员测量体温的医护人员。在医院设立发热病区时,她又积极报名,一直坚持在一线上班,耐心的给病人量体温,做健康宣教和普及防控知识。

她的丈夫是师岗镇师岗村一名村医,出现新冠肺炎以来一直在村里设的卡点处值班,工作积极,耐心给每一位需要过卡点的人员解释说明,并嘱咐外出人员要保护好自己,他们深知这些是我们医务人员应该做的事,关键时刻我们挺身而出,这是我们的义务也是责任。

虽然冻红了双手,但她依旧毫无怨言。

李莹是卫生院康复科的医师,也是医院第一批派去高速路口卡点值班的人员,春节前后天气恶劣,她日夜坚守着自己的岗位,虽然冻红了双手,但她依旧毫无怨言。

同时陪着她的还有她62岁的老父亲,医院药房退休返聘人员常乐珍,在疫情形势如此严峻的这一个多月内,他一直默默无闻地坚守自己的岗位,热情的为每一位来院就诊患者服务。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师岗镇卫生院这个不足百人的小家庭内涌现出太多太多感人至深的逆行者,正是因为有这样一对对防控“夫妻档”、“家庭档”,他们默默地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齐心合力,共同守护着全镇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假期在岗不打烊,默默坚守在抗击疫情最前沿的白衣天使们的逆行而上,我们必将坚信春暧花开的日子也即将来临。

责任编辑:liu


关于我们 】- 【 联系方式 】- 【在线投稿 】- 【 广告服务 】- 【 法律声明 】- 【 】- 【 网站地图 】- 【 留言反馈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 医药卫生报社/主办 总部/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与博学路交汇处
读者QQ群:149218703 站长信箱:yywsb@163.com  技术QQ:1563296841 1326701545 35702594 

  豫ICP备11010909号-4 公安备案号:4101070200248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医药卫生报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注明来源自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