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科技学院附属医院战“疫”侧记
2020-3-6 来源:医药卫生网本报记者 李志刚 通讯员 李春霞
疫情爆发,有一些人、团队抛弃公私之分,主动承担责任和担当。
黄河科技学院附属医院,作为一所民营医院和社会力量办医,主动抽调精兵强将,全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和公立医院一起冲锋在疫情防控一线。
在未接到相关文件之前,医院根据社会媒体报道,已经在强化感染控制工作。当接到郑州市卫健委的疫情防控文件,医院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并及时下发通知。通知一下发,在以校长助理李喜强、院长李玉东为组长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带领下,全院人员迅速行动,于春霞副院长亲自协调医疗保障工作,张红旗副院长多次到发热门诊和病房指导工作、感控办王冬梅主任反复开展感控知识培训、护理部王沈萍主任忙前忙后……随即,以张志刚副院长为首的医疗专家组、以急诊内科姜汝辉主任为组长的门诊救治组、以王冬梅主任为组长的感染防控组、以于春霞副院长为首的后勤保障组等四大工作组和王沈萍带领的护理人员迅速开展工作,成为医院冲在最前沿、战斗在最前线的白衣战士。
院长靠前指挥,带领全院职工奋勇抗“疫”。李玉东曾参加抗击“非典”疫情的战役,并且有30多年的工作经验。针对这次疫情,他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全体人员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南院区发热门诊开始运营时,他深入指导发热门诊工作,强化细节,明确责任,给医护人员做思想动员。同时,他多次到普通病房查房,要求做好病房消毒、陪护管理等工作。为将防护物资省下来给一线人员,他的口罩松紧带磨断了,就自己缝缝继续用。看望卡点执勤人员,他为他们拉紧防护衣,心疼地说:“你们太辛苦了,现在为了人民健康坚守一线,一定要注意自身防护!”
各科室人员主动请缨,参与入城路口排查点值守。按照管城区卫健委要求,抽组医护人员参加新郑路南水北调彩虹桥北和中华路卡点防疫执勤。医院科学编组入城执勤力量,自行解决医护人员防护物资、御寒物资及下勤后洗热水澡和夜餐等问题。院办120救护车负责人李杰原计划年初二回家陪母亲做皮肤癌手术,因工作需要,未曾离开单位一步,将孩子寄宿在朋友家后,第一个向校领导主动请缨到院外卡点执勤。药学部的主管药师蒋玉华说:“执勤请优先安排我,因为我有个名字叫‘共产党员’!”在卡点执勤中,大家为了不浪费防护服,不得不练就了不吃饭、不喝水、不上厕所的“忍者神功”。药学部药师张金香的鞋子被雪水浸透了,双脚冻得没了知觉,军大衣也湿到了膝盖,就将湿透的袜子脱下来烤一烤,继续执勤,后勤保障的党员岑树力家里有病危的岳父和年幼的孩子,依然克服家庭的困难,第一天返岗就执勤近10个小时,并每天24小时保障前线的物资供应。
驰援定点医院,医务人员踊跃报名。在接到卫健委抽调人员驰援郑州市岐伯山医院的通知后,医院党委号召全体医护人员踊跃参加。功能科赵国利主任带领全科室女职工第一个写下《请战书》。消化内科医师陈锐考虑自己有发热门诊工作经验也想参与支援工作,将家中两岁多的女儿托付亲戚照顾后,立即报名。普外科医师刘凯认为,自己学医多年,深知职责所在,既往前辈奋不顾身冲在一线,现在他更义不容辞,果断报名。中医科副主任、主治医师唐亚辉与在其他医院工作的丈夫相约支援前线……最终,医院党委在收到的110多名医务人员名单中,研究确定了7名业务能力强、专业职称符合要求的医护人员上报组织备选。
该院定为政府指定的发热门诊,发热门诊全体人员坚守职责,拒绝换岗休息。带班院领导李克栋纵览全局,把控方向,带领发热门诊全体人员做好预检筛查和接诊工作。拥有20多年重症监护经验的杨玉红作为总负责,协调各方,疏导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保证全体人员的饮食和身体安全。妇产科主治医师侯晶晶本是兼职做疾控工作,但是在发热门诊开始运营后一直在发热门诊坚守疫情上报工作,每天5个不同的时间点向省、市、区卫健委汇报发热门诊接诊患者情况。
张铁山,黄河科技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发热门诊主任。2020年1月21日,接到疫情防控任务后,不顾家中子女年幼, 年迈母亲身体状况不佳需要照顾,但为了防疫,他顾不上夜班的疲惫直接进入发热门诊工作状态,每天吃住在医院,协调内科医护人员、协调防护物资、开展人员培训,组织科内人员诊疗标准学习,优化布局发热门诊就诊流程,设置单间隔离观察病房21间,每天督查院感防控措施执行情况,实现院内零感染目标。连续42天,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截止3月3日,共参与接诊479人,其中26人有湖北地区人员接触史,组织科内专家会诊20余次、院内专家会诊6次,排查出疑似病例3例。市、区卫健部门对发热门诊多次督导检查,均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医务人员值守400多个班次(每个班次8个小时),现在依然坚守岗位,不愿换岗休息。
在战疫当中,让人泪目的还有:
62岁的王沈萍主任带领护理团队,从年初一开始,不分昼夜连续作战,从发热门诊的整改到隔离病房的设置;从普通病房隔离床位的设置、布局到护理人员调配;从预检分诊体温测量、人员信息登记到转运疑似患者、消毒隔离措施的落实等,都需要护理人员付出比平时更多的细心、耐心和精力。王主任每天工作在护理工作一线,她说“在风险、困难面前,作为护理人员的带头人就应该工作走在前起排头兵作用”,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附属医院的敬业爱岗精神;
徒步两个多小时翻山越岭到一线的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孔艳平,带领全中心护士为一线人员制作口罩无菌内衬纱布;
65岁高龄的医学影像科主任赵福群24小时坚守岗位,并且在两个院区来回奔波,亲自书写CT检查报告……
在疫情面前,黄河科技学院全体医务人员、行政后勤保障人员放弃私心,弘扬公益,舍小家为大家,不计生死、不计报酬,用生命守护生命,众志成城,携手抗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