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门诊“危情十二时辰”
2020-3-5 来源:医药卫生网本报记者:杨须 通讯员 张战峰 陈爱云
1、疑似病例
2020年2月22日下午15时
河南省直三院发热门诊西院区发热门诊如往常一样忙碌。突然,负责人李朝红主任沉稳、坚定的值班医生张战峰下达了指令:
“你们接触的一位患者一家三口1天内先后出现发热、咳嗽症状,符合流行病学史中‘聚集性发病’,患者目前体温38摄氏度伴咳嗽、咽痛,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总数正常、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综合以上三条,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符合疑似病例,立即收治患者进隔离室进行单间隔离,立即启用备用发热门诊诊室,立即启动院内专家组会诊。发现疑似病例按照确诊病例对待进行防护,这是底线、红线、高压线!”
随后,他又语气缓了缓,继续说道:“还有,告诉和你一起值班的梁曦医生和护士汪杰、杨琳琳,一定要严格按照标准预防保护好自己,你们虽然来自不同科室志愿支援发热门诊,我还是把你们当成自己的兵、自己的孩子一样看,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放心吧,李主任,我们一定严格按照《新冠肺炎发热门诊工作流程》执行。”张战峰医生答道。
虽然一下子出现三例疑似病例,大家却并未显出忙乱,医生、护士对于执行流程已经很流畅,各项工作还在有序进行着。
02
守望相助
2020年2月22日下午16时
“梁曦大夫,你连续忙碌了快一天了,赶紧下班回去吧!”张战峰医生说道。
“发现疑似病例,我是行政班,应该来协助支援的!你们中午都还没顾上吃饭呢,我也不下班了,自己人不用客气!我和杨琳琳继续在备用诊室接诊其他患者,你和汪杰还要上报传染病卡、整理患者病例、整理专家会诊意见表、联系感染办进行网络直报、协助中原区疾控中心进行咽拭子和血液采样、联系急救中心转诊患者,事情多着呢,你们赶紧忙吧!”梁曦医生在对讲机里讲道。
03
患者采样
2020年2月22日晚上18时
“张战峰、汪杰,中原区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已经来到咱们医院,准备给疑似患者进行咽拭子和血液采样,你们做好交接。”对讲机里传来马豪莉医生大姐般温柔的声音。
“好的,马老师,我和汪杰商量过了,我们俩已经和患者密切接触过,为了减少人员接触,病人对我们俩比较熟悉而且信任,还是由我们俩给病人采样吧。”张战峰和汪杰对视了一下,坚定地说道。
然后他们拿到试管和标本箱,标记好患者信息,反复演练了咽拭子采集流程和静脉血采集流程。
患者虽然心中害怕,可也格外配合,毕竟都希望能尽快确诊或者排除,尽快治疗。咽拭子采集和静脉血采集很顺利,没有呛咳、没有职业暴漏,可走出第隔离室时,张战峰和汪杰的防护面屏已经沾满了水蒸气模糊了视线。
04
集中隔离
2020年2月22日晚上20时
“张战峰、梁曦、汪杰、杨琳琳,患者已经通过急救中心转诊到定点医院,你们交接班后,就可以下班了。你们接触的是疑似病例,按照确诊病例对待,一会打开手机视频,我盯着你们脱防护服,一定要按程序来,这是保护咱们医护人员最重要的措施。”对讲机里再次传来马豪莉医生的叮嘱。
脱防护服时大家更加小心翼翼,四个人做完整个流程,一个多小时已经过去了。
到了清洁区,看到马豪莉医生还没有走。
“我没有走,除了帮大家盯着防护流程,还有件事通知大家,今天你们接触的疑似患者多,中原区疾控中心建议大家最好到医学观察点隔离!”马豪莉医生慢慢说道。
“隔离?!”四人不约而同的问道?面面相觑。
“如果患者确诊了,我们岂不是要隔离十四天,那我们的班怎么办?咱们的人手本来就不足,肯定要其他同事顶班了。家里人还都不知道,也不敢说啊,肯定该担心坏了!”杨琳琳担心的说道。
“你们放心吧,工作暂时由其他同事顶替,如果隔离的时间长,家里有困难,咱们上报到工会那里帮忙。”
经过短暂的商议,大家服从安排,步行到医学隔离点隔离。
05
自取咽拭子
2020年2月22日下午22时
“刚才李朝红主任给我打电话,让大家趁着隔离期间,养好精神,好好休息!通知夜里给咱们取咽拭子。”梁曦大夫在微信群里通知。
这时,汪杰在微信小群里提议:“要不取咽拭子的时候,咱们自己来吧,对着镜子自己取,这样也能减少人家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减少他们的暴露。”
这个提议很快得到了大家的响应。就这样,张战峰、梁曦、汪杰、杨琳琳在医学隔离点分别给自己取了咽拭子,都盼望着结果能快点出来,悬着的心才能落地。
06
阳光明媚
2020年2月23日上午11时
在大家焦急的等待中,微信群里跳出了一条消息,是梁曦大夫发的。
“好消息,咱们接触的疑似患者咽拭子和血液结果都出来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都是阴性,排除了新冠肺炎,只是普通肺炎,我们的检测结果也都是阴性!”大家顿时欢呼雀跃,相信那一家三口会更加开心吧!
2020年2月23日下午15时
午后的阳光正好,医学隔离点工作人员通知大家可以回家了,此时,离接到疑似病例通知,已过去了整整24小时。
06
故事番外
2020年2月23日夜
省直三院发热门诊仍如往常一样,忙碌有序,张战峰、梁曦、汪杰、杨琳琳又回到了熟悉的岗位。
“晚上的小夜班和大夜班咱们还是自己上吧,让其他同事也可以歇歇!”他们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