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的贴心话,简单实用!
2020-2-18 来源:医药卫生网新郑市人民医院解放路院区 王梦梦
“隔离”这个词说起来通俗,但是背后的医学原理是很深刻的。传染病暴发的核心就在于它的传染性,能够从一个人直接或者间接地传递给另一个人或者更多的人。
作为抗击疫情的一份子,我们每一个人都肩负着抗击疫情的重大使命,疫情未退之际,居家隔离是我们对疫情做出的最有效的行动。
自1月31号起,疫情持续时间已超过半个月,居家隔离虽然有效阻断了疫情扩散的传播途径,同时也使大多数人的情绪开始变得有些焦躁、心烦,迫切的想要出去的想法也日渐强烈。
居家隔离使个体以往的生活习惯,工作习惯、出行习惯等发生巨大改变,这些改变会给个体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进而容易感到烦躁和焦虑。面对这种情况,个体应该尽快调整自己,适应新环境。
居家隔离期间如何预防出现心理问题呢?
1、做好规划。疫情的发生是始料未及的,但是疫情的结束一定是必然的,我们要相信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所以,做好我们每个人要做的事,是我们当下最重要的事情。不妨给自己定一个计划,安排好每天要做的事情,调整好自己的作息等等,计划不要太多,适度就好。
2、与身边的人保持联系。家人、朋友是我们生活中重要人际关系,也是我们最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认为社交需要是人类在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基础上的第三种需要,称之为爱和归属的需要。所以不妨花点事情和家人朋友一起做点事情,如一起做饭,一起玩游戏,陪父母看电视等。
3、做好身体锻炼。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锻炼好身体不仅可以提升免疫力,抵抗病毒;更是可以帮助我们调整精神状态,从而更好的投入到当前的任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