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影灯下战犹酣
2020-2-18 来源:医药卫生网——南阳医专一附院外科五支部战“疫”掠影
□本报记者 乔晓娜 通讯员 郭晖
庚子交替之际,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往日工作秩序瞬间被打乱。南阳医专一附院的干部职工,医护 人员都枕戈待旦,随时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1月31日上午9时,该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手术部值班人员接到产科二病区通知,一名与新冠肺炎患者密切接触过的孕妇,因胎膜早破胎儿宫内窘迫,需立即施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该患者被院内专家组确定为“新冠肺炎”高度疑似患者。
徐国亭主任与曹喜华护士长获悉后,立即上报院领导,并迅速启动应急方案,着手进行手术前准备工作。在主任和护士长的指导下,麻醉师潘风贤,巡回师王琳,器械师秦金鑫穿好了隔离服,迅速做好自身防护,进入手术准备状态。
当时,这是他们遇到的首例合并疑似新冠肺炎感染手术,虽没有确诊(目前已确诊),但高度疑似,具有传染的可能性较大,面对危险和困难,参加手术的人员毫不畏惧,无人退缩。毅然决然地投入到手术中。
9∶50分,患者在“特护”下由手术部护理王琳接入手术部负压手术间。经过常规监护、开通静脉通道、做好患者呼吸道防护后,10:20由潘风贤给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穿刺顺利一次成功,麻醉效果良好。手术于10∶30分开始,产科二病区李苑英主任、黄雪梅医生,对其实施手术。麻醉等师时刻注意着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并做好了新生儿的抢救准备。徐国亭、曹喜华则一直监控关注手术进程,及时予以电话提醒并指导。11:10分,手术顺利结束,母子平安,产妇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安全返回特殊病房!
手术后负压手术间由保洁大姐吴春兰师傅在护士长指导下按照规范做了严格的终末处理。
2月2日15:30分,该院产科一病区和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科先后接到隔离病区电话通知:患者吴某,患有新冠肺炎,呼吸衰竭,低钾血症,孕30周+2天,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宫内窘迫,必须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终止妊娠才能挽救母体和胎儿的生命。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徐国亭主任和曹喜华护士长在现场一边协调防护物资,一边指导和检查手术人员个人防护和术前准备工作。
这是南阳市第一例确诊为“新冠肺炎”剖腹产手术!患者肺部感染严重,高流量吸氧脉搏血氧饱和度不足92%,又是不足月妊娠,胎儿发育不成熟,还是第三次剖腹产,手术难度、风险加大大,手术时间也长。对此,该院领导高度重视,指挥成立由医务科、护理部、感控办,医学装备部、后勤保障科牵头,以隔离病区、产一科、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手术部、新生儿监护室等部门为主的手术救治小组。在救治小组的统一协调下,各项抢救措施及重要环节均逐项迅速落实到位。下午4∶30分,麻醉师徐国兴、陈达震、巡回师吴昊、器械师王华彩、产科一病区主任赵广蕊,与张萍、王杰,在徐国亭、曹喜华等人的指导与帮助下,迅速完成个人防护和相关术前准备工作。
紧接着,患者由巡回护士吴昊在严格防护的情况下从隔离病房接入手术部负压手术间。4∶50分在腰硬联合麻醉下手术正式开始,产妇仍以面罩高流量给氧,脉搏血氧饱和度可达95%左右,整个过程产妇生命体征平稳。胎儿娩出后呼吸微弱、胎心较快,Apgar评分较低,经初步复苏后迅速“特护”入新生儿监护室隔离区继续支持治疗,产妇术后送入隔离病房继续观察治疗,目前母子仍在康复中。
这台手术,牵动了多少人的心!该院领导和老师们在手术间外、在监控中默默的关注着手术进程,直到手术结束,病人安返隔离病房,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共产党员吴昊是第二例特殊患者手术的巡回护士,相比之下和患者的接触时间更长,需要完成接入、术中和送出手术室三个护理过程,被感染的可能性更大。手术结束后,有人问“你害怕吗?紧张吗?”吴昊腼腆一笑,“其实真害怕,但是,当我们穿上隔离防护服的那一刻,心里就没有了恐惧,有了充足的勇气,有了战胜疫情的信心!职责所在,要有担当。”这些金子般话语,也是表达了其他人的心声。
众所周知,该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手术部承担着全院急诊插管和临床麻醉与手术配台任务,日常工作中长期接触患者呼吸道,感控任务重,临床压力大。 疫情爆发以来,该科迅速响应医院要求,快速制定实施相关感控预防措施,出台一系列管理细则。手术室内各项工作井然有序的24小时不间断运行着,手术室外的急救插管也不断的被邀请。节假日值班人员少,工作任务重,加之天气变化无常,疫情严峻,抢救插管病人日益增多,但如杨丹丹、王苗级、马建新、刘彦锋、张沛重、陈晓琳、潘风贤、杨志远等值班麻醉师,只要接到急救插管通知,有时连大袄都顾不上穿,提起插管抢救箱就奔向病房,其中马建新还被通知全副武装的去“新冠肺炎”隔离区应急插管急救,刘彦锋作为医院的应急队员,随时准备和特殊患者“零距离”接触。
2月9日12:50分,徐国亭主任接到医务科通知,请求麻醉医师到“新冠肺炎”隔离病区给一重症患者实施气管内插管,值班麻醉师王苗级接到任务后,即赴隔离病区,被三级防护后进入到隔离病房,凭着他丰富的经验和熟练的技术,很快就完成了气管内插管,患者得以继续呼吸机支持治疗。
谁人知道,给患者实施气管插管操作,几乎是与患者的零距离接触,即使做好防护,稍有不慎,被感染的风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但他们仍无怨无悔,依然“逆行”,义无反顾,全力救治每一位患者。因为被救患者在等待着他们的到来,生命所系,职责所在,重任在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