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儿医人:她们乘风破浪,心中充满希望
2020-2-18 来源:医药卫生网通讯员马一禾
2月9日,河南省儿童医院6名护理人员随河南省第五批援鄂医疗队抵达武汉。从2月14日、15日分批进入青山区方舱医院。她们入舱后的工作、生活如何,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她们。
王蓓:父母在电视里得知我在武汉
王蓓,是河南省儿童医院肾脏风湿科护士长,同时也是此次医院援鄂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领队。从2月9日进驻武汉,不断强化培训,接受考核,到2月15日,她进入方舱医院开始工作,几天来,她已经渐渐适应了新环境和新压力。
在方舱医院工作,值班期间,医护人员不能上厕所,否则整套防护设备都失去作用。每班6小时,但是从出发、排队等待穿脱防护服等,前后长达9个多小时,大家尽量不吃不喝。
王蓓说:“这次来武汉,父母并不知道,他们是看电视才知道的。”
直到2月16日,她才录下视频,以别样的方式向家人报平安。她在视频中说:“爸爸,您一直告诉我,不管路上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勇往直前,就像登珠穆朗玛峰一样,在登顶的时候是最关键的时候,一定要较劲牙关,坚持住,一切都可以克服!”
“我坚信抗疫一定会成功,我一定会平安凯旋而归!”王蓓说。
杨秀秀:我在武汉经历了很多“第一次”
杨秀秀是河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内科护士长,也是河南省第五批援鄂医疗队人员,她在日记中写道:
2月14日,武汉路上没有一个人,没有一家商店开门营业。这一天,我和组员全副武装一同入舱去护理病人,第一次见到武汉方舱医院,第一次穿上成人纸尿裤,第一次接触感染病人……这些天我经历了人生中的很多“第一次”。工作期间不吃饭不喝水不去厕所,为了严密防护,要严分污染区、半污染区及清洁区,一个人把房间重新布置划分区域,这些也都是人生经历中的第一次。
2月16日,出舱后,杨秀秀录下视频,向家人报平安。
她在视频中说:“妈妈,感谢您当初为我选择了护理行业,每当穿上护士服,我就有一种神圣感和使命感。”
“您时常告诉我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这样才能照顾好别人,这次来武汉没有经过您的同意,每当媒体采访时,我都绕道走,怕您在电视上看到我,也不敢接您的电话,今天以这种形式向您报平安,我在这里挺好的,您看,您给我的平安符,我一直带在身边。”
宋艳红:患者对我说“我配合治疗,我们都早日回家”
宋艳红是河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护士长,2月16日,她在日记中写道:
昨天第一次值班,我们负责方舱医院的B区,值班时间是晚8点到凌晨2点。截止我们接班,一共收治122名患者。
晚上6:50集合,7点出发,很快就到了目的地。换上防护服隔离衣,接班。舱内确实很忙,接班后,需要观察患者病情,满足患者需求,整理各种物品和临床护士系统里核对输入患者信息。
昨天武汉下雪,气温骤降,每个患者虽然都配备有电热毯,还是有人说冷。我们就把暂时还没收患者的被子给她们用,同时向领导申请再备用一些棉被。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接过棉被,其中一名大姐说:“我们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回家,你们也可以回家,我们一起回家!”
值班中,感觉自己额头一侧疼痛,难道是护目镜压迫血管,血流不畅引起的吗?
2点钟交班,人员分批脱防护服,我赶到大巴上时已是凌晨4点。回到住宿的地方,脱去帽子口罩,额头两侧,有两个红红的扁扁的包,原来如此,疼痛是因为护目镜压迫时间过长形成了压疮,下次一定要在这个地方贴上水胶体。
用热水泡衣服,用60度的水洗澡,之后已是凌晨6点。我们工作6小时,事实上从离开到回来,将近10个小时,虽说带有尿不湿,但仍然要上班前少吃饭少喝水或者不吃饭不喝水,下班后多吃饭多喝水,这样既避免工作时间上卫生间,又避免营养缺少致抵抗力降低。
上班之前我们会吃点巧克力,这也是出发前儿童医院为我们准备的物品,非常贴心,不管我们想到没想到,医院都已经为我们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