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季)2月14日,开封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开封市卫生健康委主任刘述荣就该市医疗卫生战线的疫情防控、医疗救治工作进行介绍。
面对疫情,作为疫情防控的先锋队、主力军,开封市卫生健康系统切实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努力做好防控救治工作。以提高患者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和感染率为目标。
该市迅速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专项工作组,组建专业队伍,科学救治。全市现有市级疫情处置综合专家107人、市县两级防控专家188人、医疗救治专家256人、中医药专家125人,重症医疗救治专家16人;省市两级应急队伍51人,市级医疗预备队伍632人。
按照“六个最严格”“ 四个集中”原则,切实做细做实“五个早”。该市做细做实“早发现”,加强医院发热门诊和预检分诊点建设。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设置24小时发热门诊,在基层医疗机构设置预检分诊点,对发热患者按照一般发热、特殊发热分类管理,甄别新冠肺炎潜在患者,降低院内交叉感染风险。目前,全市共设置发热门诊34个,预检分诊点134个,并通过“开封疫情防控便民一码通”等形式将发热门诊情况予以公布,方便市民就近就医;与交通、公安等部门密切合作,组织医护人员在车站、高速路口等相关场所落实体温筛检等防控措施,配合社区开展网格化筛查,尽早发现输入性患者。
做细做实“早报告”。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要求,对疫情报告流程进行了全面梳理,要求所有医疗机构严格参照甲类传染病管理规范,在2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疾控机构实施24小时值守,2小时内完成报告审核,同时启动流行病学调查,及时编报疫情信息快报。截至目前,开封市所有新冠肺炎病例均按规范要求,及时诊断、及时报告,无漏报、错报、瞒报。
做细做实“早隔离”。制定了《新冠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的隔离方式及要求》、《居家隔离观察补充规定》等文件,对有疫区接触史,确诊/疑似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特殊发热人员及其密切接触者等“四类人员”分类指导,精准施策。采取不少于14天的集中隔离、集中留观或居家单间隔离,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目前,建成了市级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中心,启用市县两级集中隔离观察点53个,设置隔离留观房间1360间,累计管控1264人。对隔离期满人员,严格执行“三有一公告”制度(有记录,有签名,有医检报告,在社区公告),把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关口。
做细做实“早诊断”。组织防控技术演练,强化专业培训。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和国家诊疗方案的不断更新,利用电视电话会、录制视频、印发文件资料汇编等多种方式,组织技术培训25场次,培训人员超过2.2万人次;派驻市级专家深入县区现场指导加强诊疗技术保障。同时医疗、疾控密切配合,制定样本采集、转运、检测、报告等流程,提高确诊速度。
做细做实“早治疗”。首先做好基础保障。确定定点医院和后备定点医院,共有隔离病床389张,重症监护病床167张,配备专业医务人员525人,装备呼吸机85台,负压病房计划43间(已建成19间),负压救护车计划9辆(已到位3辆),月底前负压病房、负压救护车将全部落实到位。制定重症患者救治预案,按照标准改建市级医疗应急救治中心。
同时,该市强化专业救治,实施市级专家首诊负责、集中会诊、分包县区、定期会商和周例会等制度,对确诊、疑似病例和重症病例精准救治;发挥中西医协同机制,在救治工作中为定点医院治疗组配备中医医师,及早介入,全程参与诊断和救治工作,对所有确诊病例实施中医药诊治,对特定人群提供中医药预防;利用信息化技术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迅速搭建了覆盖市县两级医疗机构的远程会商会诊视频系统,确保各项防控指令迅速下沉,协助市级专家远程会诊,目前已组织会诊27次,会诊确诊、疑似及排除疑似患者67例,实现与患者的实时连线对话。
责任编辑: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