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网 > 最美逆行身影 > 正文

隔离病区医生手记

2020-2-14 来源:医药卫生网

这是三门峡市中心医院隔离病区第一批医疗队负责人梁强的手记。

目前,他和队友已圆满完成任务,成功撤离,进入14天的隔离观察……

2020年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个别样的春节。

医生,在这种时刻,必须冲在最前沿。

作为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的医生,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我和同事作为第一批医护人员入驻隔离病区,投身新冠肺炎救治中。26日晚,我们第一批队员圆满完成使命,平安撤出隔离病区。

 

121日中午,正在医院吃饭的我接到紧急指令,让我们马上进驻隔离病区。时间紧迫,我赶紧给怀二胎刚5个月的妻子打个电话:临时有任务不能回家了,不知道要多久,别惦记。匆匆挂断,生怕她多问。就这样,我带领6名医护人员作为第一批队员进驻隔离病区投入奋战。

隔离病区分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清洁区是工作人员的活动区域,污染区是病房和存放医疗垃圾的区域,潜在污染区是护士站和穿脱工作服的区域,说的不严谨,但是好理解啊。三大区域划分明确,不能穿错衣服、互相串门,对医务人员的手卫生、院感防护的要求更高。7个人里,如果有1个人稍有不慎,就会让我们全军覆没。我和护士长,还有杨医生都是感染科的,平时就跟传染病打交道,肺结核、艾滋病、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等等,都是见过世面的,好上手,另外几个也都是各科的精英,稍加指点就进入状态,没什么磨合期,让我很欣慰,工作紧张有序进行。

第一个患者从武汉回来,是个年轻小伙子,心理素质挺好,负压病房环境有些压抑,我和护士们陪他聊聊天,他倒也不紧张、不害怕,幸好过了两天他就转阴了。大家都知道物资紧缺,都非常节省,上班都尽量不喝水,避免更换防护服。随着疫情的新闻越来越多,看到武汉有些医护人员感染了,我们有的护士终于压抑不住哭了起来。我心里暗暗一紧,鼓励大家坚定信心,做好自我防护。前几次的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我们不都挺过来了,加上全院医护人员都在支持我们,防护服、N95口罩也都先紧着给我们,一定能打赢。谁想出去现在赶紧说,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疫情面前,没有谁笑话谁,进来了就是英雄!让我肃然起敬的是这些看起来柔柔弱弱的护士竟然擦擦眼泪,倔强地要求继续留在隔离病区。没有那些假大空的套话,迅速投入到救治中去。看着她们忙碌的背影,我的眼睛湿润了……(幸好忍住了,要不被她们看见起码嘲笑我一个月。)

 

大年三十,医院专门给我们送来了热腾腾的水饺,大家就着盒饭和方便面,度过了一个难忘但不想重复的春节。以水代酒,还没来得及说几句豪言壮语,就匆匆扒几口饭投入工作了。我们说得最多、也听得最多的谎话就是:我饭先放那,别偷吃啊,我马上过来!一个马上可能就是三四个小时甚至更长……

同是穿着防护服,相逢何必曾相识!隔离病区里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只要戴上护目镜、N95口罩,穿上鞋套,管你帅哥美女,都很难认出彼此,只能靠声音辨别。一穿几个小时,衣服也不透气,汗都湿透了,口罩、帽子勒得脸上都是深深的红印,有的人都引起过敏性皮炎了,也还在坚持,没叫一声苦……

 

在隔离病区的半个多月里,除了救治病人,还要不停接打电话,各种信息上报,相关科室的、兄弟医院的……最多一天我数了数,71个电话,微信更是数不过来。惭愧的是好像没给家里打几个,家人好像也习惯了,怕打扰我,也没有来过一个电话,偶尔发个微信问候。

孩子偶尔给我留个言,还画幅画,懂事不少,还算欣慰。

出了病区,总有人问我苦不苦、怕不怕,我说不苦不怕你信吗?其实真的不算苦,看看武汉的同行,我们的处境简直是天上,看着领导同事们和爱心人士捐赠的牛奶、水果、面包,堆满了房间,有什么脸面说苦。怕了才会更敬畏生命,重要的是珍惜当下,好好工作,好好生活。

 

责任编辑:liu


关于我们 】- 【 联系方式 】- 【在线投稿 】- 【 广告服务 】- 【 法律声明 】- 【 】- 【 网站地图 】- 【 留言反馈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 医药卫生报社/主办 总部/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与博学路交汇处
读者QQ群:149218703 站长信箱:yywsb@163.com  技术QQ:1563296841 1326701545 35702594 

  豫ICP备11010909号-4 公安备案号:4101070200248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医药卫生报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注明来源自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