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怕,你好了,我们才走”
2020-2-11 来源:医药卫生网
“2月8日下午6时进舱,凌晨3时出舱,接诊211个发热患者,照顾308个患者;2月10日,被编入行政管理组,负责全舱1500多名患者的药品供应、医疗器材供应、生活物资供应和床位统计工作、入院接诊工作;每次进仓,大家都穿上尿不湿、加厚加绒的秋衣秋裤,再加上手术衣;每次出舱,大家的手术衣全部湿透,轻轻一拧,水滴就往下掉……”
2月10日晚上7时35分,利用工作间隙,河南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成员、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综合医学部总护士长周纪妹向记者简短介绍了他们在江汉方舱医院的工作状态。
“这两天,感触颇深。”周纪妹说。因为方舱医院内没有暖气,河南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的队员常常早上6时准时起床,穿上尿不湿、加厚加绒的秋衣秋裤,再穿上手术衣,准备好后,去餐厅吃饭。2月10日,周纪妹早餐只吃了一个鸡蛋,喝了一杯牛奶,所以吃这么少,她说,不是因为医院餐厅的供应不好,而是因为每次进舱前都不敢多吃,也不敢多喝,因为进舱后一工作往往就是六到八个小时,甚至更久。
队员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与确诊患者距离不到半米,面对面问诊,仔细询问患者病史,查看患者生命体征。繁重的防护装置常常让他们处于严重的缺氧状态,头晕、头痛、心悸、心慌、胸闷、恶心不停地向他们袭来;护目镜早已被雾气笼罩,一片朦胧;汗水顺着发际、脸颊,像小河一样不停地流下,一眨眼,一张嘴就是咸咸的汗液。即使在这样的状态下,他们还是一丝不苟地照顾患者。
2月8日晚上因为患者比较多,且很多患者辗转到方舱医院没有吃晚饭,河南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的队员们不仅要积极救治他们,还要联系总台为他们提供盒饭。在患者排队就诊的时候,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看到周纪妹穿的衣服上写着郑大一附院,离三五米远就赶忙问:“妮儿,你是河南来的?”
周纪妹回答“是”。老太太忙说,“我就来走个亲戚,就感染了,看见你们真好。”说着,眼泪就流了出来。
周纪妹赶忙回:“阿姨,别怕,到你好了,我们也不走。这个医院里咱河南人挺多的,咱河南派了6批医疗队来武汉帮忙。”“中,没事儿你就多来看看我。”老太太说。
“好的。”周纪妹同意了老太太的要求。14个护士6个小时的时间里接诊211个发热患者,照顾308个患者,一个班次,周纪妹和同事忙得没有片刻停歇。等凌晨2时忙完交接班,周纪妹去和老太太打招呼,但当时老太太不在病房,周纪妹就委托来接班的云南援鄂护士告知老太太自己来找过她,等下个班次进舱的话还会来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