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网 > 预防新型肺炎ABC > 正文

划重点:谈谈气溶胶

2020-2-10 来源:医药卫生网

29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录召就近期网友关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解答,也对气溶胶对冠状病毒的恐怖传播话题进行了辟谣。

最早进入公众视野气溶胶专业术语是在20056月。媒体采访钟南山院士时,讲到了SARS病毒的几种传播途径,其中提到了气溶胶。正如钟院士所述,如何针对气溶胶这种传播途径进行预防,还是一个新的课题,所以钟院士并没有对此进行细讲。

 



 

 

 

作者王志旗再用他自己的方式为大家科普一下:

 

近期关于新冠肺炎病毒传染力超级强的传说在江湖上广泛流传。终极传播大魔王时刻都在盯着大家。人心惶惶不可终日。传说他们就存在于空气中,围绕在我们身边。拿着气溶胶的尚方宝剑横冲直撞,所到之处人们抱头鼠窜。

 

由于大家对科学名词气溶胶并不熟悉。在一些不懂科学,就靠网上流传开了一个东拼西凑的贴子中,开始讲述气溶胶对冠状病毒的恐怖传播。只说了一个专业术语,看得大家似懂非懂,然后又没有进一步科普解释清楚。这只能给人们带来了焦虑。

气溶胶(aerosol)又称气体分散体系,是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系,大小为0.001~100微米,形象地说可以想象为悬浮在空气中的胶体云雾。正常人一个喷嚏下去,数以亿计的病毒被呼吸道强劲的压力喷射出来,大于100微米的飞沫很快就落在1-3米的距离内,而气溶胶却可以飘散在9-10米内的空气中,经历蒸发、干燥,慢慢蜕变为被上皮细胞包裹的冠状病毒微粒,这些弥漫着病毒的雾气只有达到足够高的浓度,才能具有传染性。

  目前飞沫传染和接触传播仍然是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渠道,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比如在空旷的公园和小区散步,现在没有证据这些地方的空气中会传染病毒。但是和患病传染期的病人同在一个狭小的密闭的空间里比如电梯内,就增加了感染的几率。在家还是要定时的消毒、开窗通风,让新鲜的空气吹走病毒。它们是达不到传染病毒浓度的。

气溶胶只是针对封闭空间的专业医务人员提出的概念。临床医务人员在进行如气管插管等近距离病人操作时,应注意采取空气隔离措施,如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等,避免气溶胶的传播。在这种疫情下坚守岗位的医务人员们确实是最辛苦的。

划重点
空气传播包括气溶胶传播,气溶胶传播不等同于空气传播
新冠肺炎病毒气溶胶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气溶胶只是针对封闭空间的专业医务人员

 

来源:黄河科技学院附属医院   作者:麻醉科主任王志旗

责任编辑:liu


关于我们 】- 【 联系方式 】- 【在线投稿 】- 【 广告服务 】- 【 法律声明 】- 【 】- 【 网站地图 】- 【 留言反馈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 医药卫生报社/主办 总部/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与博学路交汇处
读者QQ群:149218703 站长信箱:yywsb@163.com  技术QQ:1563296841 1326701545 35702594 

  豫ICP备11010909号-4 公安备案号:4101070200248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医药卫生报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注明来源自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