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网 > 预防新型肺炎ABC > 正文

疫情之下,孕妈们如何产检?

2020-2-8 来源:医药卫生网
 

登封市人民医院产科专家告诉您!!

 

本报记者王婷 杨须 通讯员 李鹏

b8811247515e9e637fbfb4370e4dc6f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仍在持续增加,在这样的特殊时期,有一个特殊人群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孕妈。如何降低被感染的风险?接下来的定期产检该怎么安排?去医院产检会不会导致感染?不少孕妈对此感到焦虑、恐惧、不安,今天就请登封市人民医院的产科专家来说说该如何应对。

孕妇是比较特殊的群体,即使是正常孕妇,在孕期都会出现一些问题,建议孕妇一定要听从医生建议进行产检。如果孕妇状况正常,在早孕期、中孕期,没有太多问题,可以在医生建议下适当延长来医院产检的周期

ac9d1ad5e145b70abcca9f128c61b9e6

早孕期

月经周期很规律的育龄期女性,如果您的月经推迟7-10天以上,可以先自行用试纸条监测。如为阳性,就可以补充叶酸片。在此期间,如无特殊不适,可在家自行休养,孕12周左右到医院做彩超检查即可。如有下腹疼痛、阴道出血症状,则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PS:早孕期最重要的一项检查就是NT筛查,时间是11-13+6周之间,是首次筛查胎儿发育异常的彩超检查。
                      特别提示:要注意时间限制哦~

中孕期

这段时间的产检频率通常也是每个月一次,最重要的产检项目是唐氏综合症筛查、四维彩超检查和妊娠期糖尿病筛查。

这也是有时间要求的,通常是建议在15-19周之间完成唐筛检查,20-24周之间做四维彩超,在24-28周完成妊娠期糖尿病的OGTT筛查。

唐筛是检测胎儿染色体有无发育异常,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四维彩超最佳检查时间是20-24周,如果超过此孕周,就错过最佳排查时间。因此,这两项检查最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如果实在担心冠状病毒感染,可以跳过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那次产检,就把自己当妊娠期糖尿病进行饮食控制就行了。

晚孕期

30-32周之间有一个小排畸彩超检查,如果您的四维彩超无明显异常,且出门不便,就可以暂时不来医院检查了。而如果四维彩超就错过了时间,还是需要到医院来做这项检查。

 

一般自36周开始,就需要每周产检一次,产检项目主要包括尿常规、血压、体重以及胎心监护。临近预产期时,需要评估分娩方式。如果每次产检均正常,胎心监护和胎动都好,有条件的也可以在家里监测胎心和胎动,也可以每10-2周来院产检一次。

注意,一定要做好胎动计数。胎动计数是最简便有效的自我监护办法之一。

ca85f4b17181e8b7d1ba445806fe5b83

胎动计数方法:每日早、中、晚孕妇自行数胎动各一小时,每日三小时,胎动的总数乘4即为12小时胎动数,正常30次以上;若12小时总数在10次以下,提示胎儿宫内缺氧可能,应到医院检查。在家监测胎动时,关键是看胎动的规律和变化,如果胎动有规律、有节奏,变化曲线不大,说明胎儿正常。如果胎动幅度明显减弱、或胎动频繁后忽然减少均提示胎儿缺氧可能,应立即来医院检查。

产检的时候要做哪些防护?

去医院产检一定要戴好医疗级别的口罩,提早预约,缩短在医院的停留时间,如果必须等待,尽量减少在室内停留的时间。

0350e3ce1a757a5b65d78237ddd7500f72f332dfaffa847272ef08dcb95aab6c

如果有合并症的孕妇,应照原计划来院产检,来院前可提前预约。

何为临产?

如果出现阴道流液、阴道出血(出血量似平时月经量)、规律下腹痛,需及时携带相关证件及检查结果来院就诊。

c4bc2c391325e98925c0216a6c4be4af

孕妈们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居家预防要点

1.保持房间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每日开窗通风两次。

2.孕产妇的个人生活用品单独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3.勤洗手,饭前便后、接触外界物品后用肥皂或洗手液流动水洗手,注意不少于20S。注意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

4.保持营养均衡,清淡饮食,适当活动,控制体重。

5.避免探视。

如果出现发热,咳嗽,打喷嚏等症状请及时到门急诊就诊。

 
责任编辑:liu


关于我们 】- 【 联系方式 】- 【在线投稿 】- 【 广告服务 】- 【 法律声明 】- 【 】- 【 网站地图 】- 【 留言反馈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 医药卫生报社/主办 总部/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与博学路交汇处
读者QQ群:149218703 站长信箱:yywsb@163.com  技术QQ:1563296841 1326701545 35702594 

  豫ICP备11010909号-4 公安备案号:4101070200248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医药卫生报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注明来源自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