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网 > 预防新型肺炎ABC > 正文

疫情之下的心理反应及心理干预措施及方法(四)

2020-2-5 来源:医药卫生网

第四部分

肺炎恐慌下长期的心理挑战——幸存者内疚

以上分三个部分简述了2020年开春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笼罩下的心理恐慌,分别就一般应激情况、普通人群以及一线的医护工作者进行了分析,其实疫情发生后,我们还需要面对另外一种常见的负面心理状态——幸存者内疚(survivor guilt幸存者内疚是指,一个人认为从创伤事件中幸存的自己是有过错的。我们因为自己幸存而感到困惑和内疚,甚至宁愿自己也遭遇不幸。英国心理学家Stephen Joseph认为,产生幸存者内疚主要有三个原因:a. 别人面临生命危险,而自己平安无事;b. 觉得自己没能做到某些事情,比如看到那么多人生命受到威胁,自己却无能为力;c. 曾经做过某些事,比如离开疫区,担心自己传染他人,或觉得自己遗弃了家乡的人。

在疫区以外因为幸存而内疚,该怎么办?如何疏解这种复杂的负面情绪?关于复杂心理创伤引发的长期的种种反应,往往和个体的个性特征有密切相关,和个体的自幼成长经历、家庭养育以及个体羞耻感和自尊水平有关,建议通过当前国家认定的心理援助志愿者进行正规的心理咨询,必要时到精神心理科就诊,进行有心理治疗师帮助的长程心理治疗(不限于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其他的慢性复合性创伤有需要规范的心理援助)

另外一个情况也需要关注,就是那些既往患有精神心理疾病的病人,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应激事件,加上各种负面信息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原本疾病的加重/或复发,当下正值冬春季节,本身就是精神心理疾病的高发期,需要家属们更加注意防范。近期门诊就遇到一位老病人没有戴口罩,拒绝量体温,问他为何不戴口罩,不量体温,他坚信自己已经戴着口罩了,还自称是N95的,不需要量体温。他是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妄想)又复发了。这样的暴露,会增加感染病毒的几率。

 

   术语:我本人自19967月参加精神医学科临床工作已有24个年头,长期接受“中德精神分析连续培训(中、高级、督导)”,接受精神分析、动力学团体、存在团体、完形团体、巴林特团体、正念减压团体、正念认知疗法团体的培训,长期坚持在临床上开展各种心理障碍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整合治疗,包括个体、家庭、婚姻、团体治疗等,曾参与过我国多次危机事件的心理干预工作:2003年非典时期的上海心理热线援助;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心理援助;2018年国航CA1350劫持空姐危机事件的援助,有一些自己真切的感受,积攒了一定的心理创伤处理的经验。我们在临床上每天遇到的众多抑郁、焦虑、强迫、躯体化、癔症等等,甚至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都与其个体经历的各种创伤有关。他们的故事需要被听到,他们需要被看到,他们需要被尊重、敬佩!

人生无处不创伤,《我们都曾受过伤,却有了更好的人生》。

我们要相信国家,相信专业的医务人员,相信自己。

灾难带来的,不仅仅是伤痛,还有我们需要反思的太多: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人类与野生动物的关系,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关系,我们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活着的意义在哪里?

祝各位2020庚子鼠年

郭慧荣于20200202


郭慧荣: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临床心理治疗师,国家心理咨询师,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民族心理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进食障碍协作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学救援儿童灾害心理专委会委员,河南省城市科学研究会心理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心理咨询协会理事,郑州市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擅长各种精神障碍、情绪障碍(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及社交恐惧症等)、躯体形式障碍、应激障碍、适应障碍等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青少年成长问题,家庭婚姻关系问题等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责任编辑:liu


关于我们 】- 【 联系方式 】- 【在线投稿 】- 【 广告服务 】- 【 法律声明 】- 【 】- 【 网站地图 】- 【 留言反馈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 医药卫生报社/主办 总部/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与博学路交汇处
读者QQ群:149218703 站长信箱:yywsb@163.com  技术QQ:1563296841 1326701545 35702594 

  豫ICP备11010909号-4 公安备案号:4101070200248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医药卫生报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注明来源自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