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网 > 预防新型肺炎ABC > 正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如何发挥中医药优势

2020-2-2 来源:医药卫生网

徐立然

中国古称传染病为疫疠、时行、天行、瘟疫等,具有播散迅速、传染性强、病情严重、病死率高的特点,对社会影响重大,一直是人类防治疾病的主要内容。中国中医药学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对传染病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并在与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有了较为完善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丰富的理论。

千百年来的抗疫实践证明,中国人运用传统中医药对瘟疫的治疗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即使是在科学技术、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中医药在预防和治疗现代瘟疫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2003年举世关注的“非典”防治工作中,我国传统的中医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中医药之所以能够有效的防治传染病,主要是因为它以人为本,强调天人相应,治疗中注重身体阴阳和气血的调和,以及改善平衡人体自身免疫、抗病能力。

为此,提出二个原则。

一、  三早原则:早期预防、早期治疗、早期康复

早期预防: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提出“治未病”,奠定了中医关于疾病预防的思想。“未病先防”,即在尚未有对该病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之前,积极发挥中医药的重要作用。所以,当有出现疾病迹象的时候,根据当时的季节、地域气候、以及个人的体质,有选择地应用预防性质的中草药等措施,预防这种流行性传染疾病的发生。

早期治疗:中医药学治未病学术思想的另一个方面是“既病防变”,既当感染上疾病后,应尽早应用中医药学开展个性化辨证施治。特别是当重大突发传染性疾病出现人体的感染,当人们对这种疾病的感染源、传播途径、疾病特点、转归预后等尚不清楚的情况下,中医药在审证求因原则指导下,应用中医药学的“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等方法,积极开展辨证施治,有效截断病情发展,使得机体得以保全生命,把“留人治病”放在首位

早期康复:中医药学重视“邪气”对人体的伤害,但更重视“正气”抗病能力的发挥,时时重视“正足以胜邪”的原则,处处注意维护人身的“正气”,促使机体全面康复、早日重返社会。早期康复直接关乎最终疗效。

二、中西原则:中西结合,注重发挥中医药优势

中医药学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面对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积极开展辨证施治,依据“有是证、用是药”原则,根据病人临床症状、体征、舌像脉象等表现出来的“证”,拟定相应的治疗原则,运用中医药学的“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等各种方法,选择相应的“方”“药”,缓解临床症状,截断病势发展,有效遏制病情,恢复机体功能。

现代医学在感染源、传播途径、疾病特点、转归预后等尚不清楚的情况下,积极开展各种急救措施,辅助中医药做好各项支持疗法。最近公布的新型肺炎诊疗快速指南指出:“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避免盲目或不恰当的抗菌药物治疗,尤其是联合应用广谱抗菌药物。” 所以,临床以机械通气、面罩吸氧、ECMOCRRT等支持,结合抗感染、抗休克、纠正酸中毒等对症支持治疗。

总之,积极防治疾病进展,有效降低病情程度和病死率,是我们与社会的殷切期待,是医务人员的重大责任!

作者简介:徐立然,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硕士/博士/博士后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应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家委员会专家,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老年医学会副会长,河南省中医呼吸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呼吸、老年病、仲景医学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创造性提出病毒性疾病“脾为枢机”“气虚为本”的理论学说,研制了“参芩龙清肺培元”颗粒等制剂并获发明专利。

责任编辑:liu


关于我们 】- 【 联系方式 】- 【在线投稿 】- 【 广告服务 】- 【 法律声明 】- 【 】- 【 网站地图 】- 【 留言反馈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 医药卫生报社/主办 总部/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与博学路交汇处
读者QQ群:149218703 站长信箱:yywsb@163.com  技术QQ:1563296841 1326701545 35702594 

  豫ICP备11010909号-4 公安备案号:4101070200248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医药卫生报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注明来源自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