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大爱”的人
2020-2-1 来源:医药卫生网本报记者 李季
2001年,年仅18岁的关锐怀着未来美好的向往,关锐选择了护理专业,踏入了河南大学的校门。2009年研究生毕业后到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职。工作11年间,她从普通护士、病区护士长、护理部副主任、感控管理科科长的不同角色,从一个小姑娘慢慢成长为一个成熟、稳重的中层管理者。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中华大地。1月26日晚9点,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关锐作为医院的感控人员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上,听到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决定紧急组派河南省第一批医疗队驰援武汉,她当时就跟主管副院长韩大正请愿:“我要去前线!我是做感控管理的,这个本身对防控疫情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时更重要的是——我是一名护士!我可以以护士和感控人的双重身份参与抗击疫情的战役!”
当天晚上开完会回到医院,关锐就开始准备和同事交接工作的清单,因为她知道家里的防控工作任务同样很艰巨,她要把最近收集和整理的所有信息都做好交接。一切安排妥当,已经凌晨1点多,她回家收拾行李,有两样东西占据了她行李箱大部门空间——中草药、艾制品、熬药壶。因为她在萌生上前线念头时就已经想好了,要主动给大家服好务,除了防护指导、还希望利用自己所学的中医知识、心理学知识、传统文化知识给大家传递健康、传递关爱与信心,连结大家的心!她心理只有一个信念:“抗击疫情,我没有经历过,现实情况未知,但我一定要尽自己最大努力,考虑周全,让大家完成任务,平安回来。”
瞒着父母和孩子她就报了名,被列在了名单里;次日凌晨,她努力说服了孩子,和其他25位同事一起奔赴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前线。她对孩子说:“妈妈和叔叔阿姨们去了,就可以让那里的医护人员换下来休息一下,他们已经奋战在一线太长时间快支撑不住了,他们也有孩子,甚至孩子比你还小,却有那么多的患者需要照护,需要救治,我们去了,还有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都赶去支援武汉,这样就可以更快地赶走这场疫病,否则你们小朋友可是不能够正常开学的呢!”
消毒,是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关键环节之一。到达前线后,她不顾路上奔波劳累,尽快了解工作安排,并制定了工作计划,组织队员认真学习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知识,培训个人防护知识与技能,她一对一教、手把手学,每一位队员都能做到既能实践又能带徒;并主动承担起河南医疗队感控组联络员与武汉四院感控专职人员对接,与其他四家医院感控人一起规范特殊场所消毒要点及流程等,力争让河南医疗队137位队员都能够按照标准流程进行工作;利用护理部管理的经验,积极参与到一附院医疗救援队的各项事务:排班、沟通协调、业务安排等;利用休息之余精心熬制“桂枝汤”给队员们服用,以祛风散湿,提高免疫力;自带艾制品为需要的队员进行艾灸,用艾烟对空气消毒;利用所学的心理学相关知识,给队员做好心理疏导和支持;正式进入隔离病房工作后,更是时时提醒大家“注意自我隔离,保护自己就是保护他人,利益他人就是利益自己!“
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临时党支部的组织委员,组织党员学习党中央关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指示精神,重温入党誓词;队员们深深被共产党员危险面前敢为人先的精神所感动,没有被严峻的疫情所惊吓,反而争先恐后向党组织靠拢,目前已经有8位年轻同志在前线递交了入党申请书!9名党员、8名申请入党队员全部请战第一班次进病房,救治病人。据悉,她已制订好计划,准备和临时党支部书记郭俊华一起,依托临时党支部进行在线读书活动,拟选书目《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持续给队员们补给精神食粮,增强大家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的初心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技能救治更多的病人,保护更多的人的安全,并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点点滴滴、潜移默化地影响团队中的其他成员,传递正能量,增进信心,为祖国、为人民的健康而奋斗,做一个有“大爱”的人!”
这就是关锐,以一位女人的细心、一位控感专家的责任心、一位党员的担当为决战抗击冠状病毒肺炎发着光和热。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大爱”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