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网 > 防控一线 > 正文

“健康服务”微信群  疫情防控“大作为”

2020-1-31 来源:医药卫生网

本报记者 高志勇 通讯员 王怀根

 

“哪位医生在?我有朋友从广州回来时途径武汉,现在暂时未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但特别害怕,需要注意些啥?”

  “不要害怕,勤洗手,家里多通风,不要出门、多喝水,勤换衣服,有问题在群里随时咨询。”

  “如果受凉感冒引起发热,用不用去发热门诊就诊?”

  “如果你不是武汉返乡人员,也没有接触过武汉返乡人员,不必专门去发热门诊就诊。”

  128日上午12点,鹤壁市浚县白寺乡东许庄村健康管理急救群和小河镇南雷村健康管理急救群内,值班医生通过微信群对村民“健康服务群”。

  “当前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特殊时期,大家精神都比较紧张,再加上冬季本身就是流感高发期,群众不断产生‘害怕得病’‘怀疑自己得病’‘担心交叉感染不敢出门看病’等恐慌心理,我们通过覆盖全县每家每户的健康服务网,搭建了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平台,可即时为患者问诊解疑,并对疫情实时权威辟谣,让群众吃下‘定心丸’。”浚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吴宏光告诉记者。

据了解,为形成“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医疗服务格局,让百姓不出家门通过网络就能享受到县级医疗服务,去年7月以来,浚县卫健委统筹、浚县人民医院牵头,使用微信群等新媒体工具,以农户的村级大群、专科群、病种群和医生的各类管理联络群为载体,整合全县4657名医护人员及其他相关医疗资源,构建起覆盖全县464个村(社区)16万户70多万人的医疗网络体系,实现对全县每村每户的全面覆盖和多重覆盖。

浚县卫健委副主任张文爱介绍说,在县级层面上,由县人民医院牵头整合乡镇医院的同类科室医务人员,成立了相关专科类微信群,便于大家在群内实时联系并对接业务;在乡镇层面上,由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牵头,建立乡村健康服务管理群及其相关功能群;在村级层面上,建立村级医疗保健急救大群,群内至少入驻1名县医院医生、1名乡镇卫生院医生及1名管理员。在此基础之上,通过线上线下问诊和一系列活动,引导村民不断加入各级病种诊疗群。类似这样的保健、问诊、急救微信群在全县共有2275个。

“自微信群体系建立以来,。每天都会有专业值班医生,随时为群众解疑并开展健康教育宣教。最近疫情防控期间,我们每天都会及时将相关权威信息发布到微信群里,并要求管理群管理员将信息逐级转发并做好解答工作,确保村民能够第一时间获知准确信息,避免因信息不对称、不透明、不畅通导致的盲动和恐慌,尽全力破除谣言,将潜在危害降到最低。”张文爱说。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疫情防控期间,广大居民人心惶惶、恐惧万分,浚县健康服务体系微信群利用其覆盖面广、响应迅速等特点,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利用微信群,做好信息数据的迅速收集疫情一发生,浚县卫健委积极启动各项应急措施,全面排查武汉返乡人员,登记基本信息、返乡时间,密切监测体温情况。健康服务微信群充分发挥了迅速、及时的实效,一秒触发、瞬间响应,各行政村通过微信群将每天从武汉反乡的人员及时进行上报,落实人盯人制度,即每位武汉返乡人员都有一名医务人员监管,严密监测体温情况,进行居家14天的自行隔离。发现体温异常的,通过微信群第一时间上报,有效提高了异常监测的及时报告率和工作效率。

浚县卫健委利用微信群,做好稳控人心的信息推送。在疫情发生的第一时间,为了让广大居民消除焦虑,全面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了详细安排:一是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各乡镇健康服务微信群向广大居民发送了倡议书,告知父老乡亲配合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不仅关乎自身和家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是每一位公民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和义务;二是发送致武汉反豫老乡、武汉来豫同胞的一封公开信,告知其主动报告当地村委会,居家自行隔离14天,不与外人接触,出现发热、咳嗽症状时,戴好口罩到发热门诊规范就诊;三是及时推送省、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开展情况,浚县发热门诊设置情况,让广大居民从正规渠道科学了解疫情防控信息,不信谣、不传谣,科学就诊。四是及时推送肺炎疫情的家庭防控措施、公众预防办法、焦虑情绪下的自我调节等健康教育知识,引导广大居民正确、理性对待疫情防控。五是发布浚县卫健委党组致全县卫健系统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倡议书,倡导全县卫健系统全部党员提高站位、全力应对疫情防控。六是发布浚县卫健委致全县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卫生健康工作者的一封信,向工作在疫情防控岗位上的工作者表示最崇高的敬意,鼓舞人心、坚定信念,确保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

小微信彰显大作为。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浚县卫健委日常维护的健康服务微信群利用自身特点,为各项政策的传达、信息数据的收集、关键信息的上报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liu


关于我们 】- 【 联系方式 】- 【在线投稿 】- 【 广告服务 】- 【 法律声明 】- 【 】- 【 网站地图 】- 【 留言反馈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 医药卫生报社/主办 总部/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与博学路交汇处
读者QQ群:149218703 站长信箱:yywsb@163.com  技术QQ:1563296841 1326701545 35702594 

  豫ICP备11010909号-4 公安备案号:4101070200248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医药卫生报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注明来源自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