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网 > 预防新型肺炎ABC > 正文

【防控一线】疫情面前,你们冲锋在前,这份“护心宝典”请收好!

2020-1-28 来源:医药卫生网

记者朱晓娟通讯员 张松燕

当前正处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期,此刻冲在一线的医疗人员、疾病防控等工作人员正争分夺秒地与疫情抗争。然而,退下战袍的他们也只是血肉之躯,巨大的应激和工作压力之下,有些人已经濒临体力和心理的极限,此时的他们该如何做好心理健康的自助,预防心理创伤和应激障碍等心理疾病?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3全球发布的《现场工作者心理急救指南》及相关资料,就相关的注意要点和心理自助方式进行指导,希望为一线的救助者们带去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医学科教授郎艳在接受采访时说。

 

IMG_256

 

01问:作为一线医疗卫生人员,我们也需要被帮助吗?
郎艳:一线施助者往往都处于危机中心,自身直接面对危险的同时还要帮助他人。因此你和你的家人可能会直接受到危机事件的影响。即使你没有直接卷入事件,你也会因为提供帮助时的所见所闻而受影响。而在危机事件中,当你不能帮助人们解决他们的所有问题时,你可能感到做得不够和有挫败感。记住你没有责任解决所有人的所有问题,做你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好。作为一名施助者,关注自己的心身健康状况是很重要的事情。 

02问:一线医疗卫生人员出现心理崩溃感的征兆和表现有哪些?

郎艳:
1.
身体反应:易疲劳
*
体能下降
*
由于身心极度疲劳,休息与睡眠的不足,易产生生理上的不适感,例如晕眩、呼吸困难、胃痛、紧张、无法放松等


2.
心理反应:创伤反应和人际冲突
*
与他人交流不畅
*
情感迟钝
*
失去对公平、善恶的信念,愤世嫉俗
*
对自己经历的一切感到麻木与困惑
*
因心力交瘁、精疲力尽而觉得生气,例如对周围人、政府官员、媒体感到愤怒
*
感到不够安全
*
睡眠出现问题,噩梦
*
集中注意和决策困难
*
缺乏自制力,愤怒,缺乏耐心,与他人关系紧张
*
失去信任感


3.
职业困扰:耗竭感
*
觉得自己帮不了他们,而怀疑自己的职业选择,无价值感
*
绝望,无助
*
感到软弱、内疚和羞耻,感到自己的问题与病人相比微不足道
*
觉得自己本可以做得更好、做得更多,而产生罪恶感,怀疑自己是否已经尽力
*
对于自己也需要接受帮助觉得尴尬、难堪
*
过份地为受害者悲伤、忧郁

 

03问:出现上述问题的时候,一线医疗卫生人员应对方式有哪些?


郎艳:记着,疫情的蔓延、病人的增多不是你的错!
1.
同事间相互支持,讨论和分享经验感受;如果可能,每天找一个时间医护人员一起分享自己的情绪。
2.
不要总和病人在一起,每天必须有医护人员单独在一起的时间。
3.
专注于做好眼前的每一个医疗动作,专注于一个一个地帮助人!肯定自己所做的每一个医疗活动、每一次救援,每一个动作都有价值。
4.
告诉自己,病人的等待是必须的!你没有办法用一个动作,或一次性地照顾到所有的病人。
 

04问:救援工作结束后,医疗卫生人员该如何做好休息和自身复原?

 

郎艳:危机的情况和你遇到的人们的需求可能是极具挑战性的工作,承受他们的疼痛和苦楚可以是艰难的。救援工作结束后,需花时间内省所经历的事并且好好休息。以下建议,对你恢复会有所帮助:


1.
和督导人、同事或其他你信任的人讲述你在危机的情况中救援工作的体验。
2.
认可自己成功帮助了别人的地方,即使是很小的方面。
3.
学会内省,认可自己干得不错的地方,接受做得不足的方面,并承认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做的事情是有所局限的。
4.
找到放松和娱乐自己的方法,安排好充分的休息和娱乐。

 

郎艳提醒:

一线的医疗人员、武警官兵、疾病防控等工作人员,不管危机来临时,你做了什么选择,要知道,后果都需要每个人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为自己负责,不给别人添麻烦,就是我们现在最好的贡献。必要时善于示弱,必要时寻求心理帮助。不管我们自己在社会中处于什么角色,我们不能够完全揭示自己的内心世界。当我们在压力之下出现上述各种心理、生理反应,通过自我调节仍然无效时,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让自己缓一缓。比如适当休息、暂时减少责任、必要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和心理危机干预。当然,心理干预不是万能的,一定是在安全、饮食、基本的生活起居的需要得到保障之后才进行的工作。总之,改变自己能改变的,接受自己不能改变的。
责任编辑:liu


关于我们 】- 【 联系方式 】- 【在线投稿 】- 【 广告服务 】- 【 法律声明 】- 【 】- 【 网站地图 】- 【 留言反馈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 医药卫生报社/主办 总部/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与博学路交汇处
读者QQ群:149218703 站长信箱:yywsb@163.com  技术QQ:1563296841 1326701545 35702594 

  豫ICP备11010909号-4 公安备案号:4101070200248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医药卫生报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注明来源自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