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网 > 预防新型肺炎ABC > 正文

养正辟邪防疾病

2020-1-28 来源:医药卫生网

河南省中医院 吕沛宛

“各位亲朋好友:今年春节,不串门、不聚会,在家呆着,对大家负责,是我最好的祝福。”打开微信,这种方式拜年铺天盖地,万众一心,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传染病古称温病,是指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传染病传播有3个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卫生健康管理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武汉封城,各级管理部门排查武汉回乡人员,要求自觉医学观察14天;针对普通百姓,管理部门倡议不串门,不扎堆,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咳嗽、吐痰、打喷嚏时要用手帕和纸捂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空气传播、接触传播等是切断传染源、传播途径的有效手段。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做一些什么呢?

第一,防寒保暖,避寒就温

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指出:“外感之嗽,无论四时,必皆因于寒邪。”《景岳全书·咳嗽篇》中有“六气皆令人咳,风寒为主”的文字记载。这说明凡是感冒、咳嗽者,以感受风寒为病因。我认为,现在是疫情暴发时期,做好防护工作,避免受寒、咳嗽至关重要,避免为亲人、朋友带来麻烦。

对于平素畏寒怕冷的人员,应特别确保足部、背部保暖,足部接触地面,散热多,脂肪少,离心脏较远,供血量相对较少,机体感受风寒时,血管收缩,致使风寒入侵体内,诱发泄泻、咳嗽和呼吸系统疾病。因此,在冬季,平素畏寒怕冷的人,应确保足部、背部保暖,可避免感受风寒之苦。此外,背部处于人体的上部,易受风寒侵袭,诱发心肺系统疾病。结合北方冬季的特点和多年诊疗经验,我建议畏寒怕冷者多穿一件毛背心,以确保前胸、后背部保暖。

第二, 起居有常,避免损伤阳气

“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精者,身之本也”(出自《黄帝内经》)。这说明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为肾所藏。中医理论认为,一年四季各养五脏,春生肝气,夏长心气,秋降肺气,冬藏肾气,脾居四季末各十八天,长养四脏。因此,人们若想春天身体好,在冬天养精蓄锐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冬天,人们需要闭藏,早睡晚起,少劳作,养足精气神。如果将一天分为四季,冬天对应的正好是晚上,这就需要每天晚上11时前入睡为好。其实,大家都深有体会,某晚没睡好,次日没精神;某段时间没睡好,就容易生病。这就是肾藏精不足的表现。

在临证时,我时常看到一些老年人由于肾精虚弱、抗病能力低,导致髓海空虚,出现头晕、耳鸣、齿摇发落、记忆力下降、骨质疏松、行动不便等症状。同时,冬天节制房事也是养精的重要方法。

第三,合理膳食,辨体进补 

适当进补,可以提高抗病能力。偏阳虚的朋友,可以膳食羊肉、鸡肉、鹅肉、狗肉,这些食物具有温补气血的作用;偏阴虚的朋友,可以多食猪肉、鸭肉、鳖肉、海蜇、海带、山药等滋阴食品。我认为,不管寒性、热性食物都要趁热食用,少食油炸食品,饮食八成饱。这时,很多朋友会问“不知道自己什么体质?”其实,自己对体质是有知觉的,吃冷的食品不舒服,自然会选择热食,顺其自然为好。

第四,适当锻炼,提高御寒能力

适当锻炼,可以促进机体气血运行、舒筋活络,使人神清气爽,身心轻松;通过运动促使身体发热,能够提高人体御寒能力。近期,我提倡大家在室内运动,宜打太极拳、八段锦和做健身操,运动至身体发热欲出汗而未出汗为好。人们尽管在家休养,也要适当活动筋骨,不能长时间看手机和电视,让眼睛和身体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第五, 好心态胜过预防药物

这次暴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由于担心与恐慌,一些朋友发给我各种网传处方,询问能不能按方服用?我认为,一方面,养生之道,应注重饮食,治病才求于药。药是有偏性的,机体本来正常,吃不好反而会致病,例如非典期间,许多人服用清热药导致泄泻不止。另一方面,没有见到病人,不知道是什么病证,无从指导。其实,没什么比正常饮食、规律生活重要。另外,网传使用艾灸熏蒸、空气消毒剂可防病。我认为,如果不是疫地和可疑病例,不建议使用这些方法。日常家庭,早晚通风,注意通风时人不要站在对流风中,晚上睡觉时不能通风,以避免因通风而受风寒,出现感冒、咳嗽等现象。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精神专直,意志专注,五脏不受邪”。面对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人们应做好个人防护工作,行为上高度重视,思想上淡定,好心态胜过任何预防药物。

第六, 未病先防,主动积极行常恒

这段时间,大家都祈愿自己千万不要咳嗽、发热,一旦出现咳嗽、发热等现象,回想有无疫源接触史(如果有接触史,可去定点医院发热门诊排查)、有无受寒史,特别是汗出见风,如果没有疫源接触史,多为普通感冒。这时可以这样做:

1.每天早晚对搓大鱼际肌肉发热,然后按摩迎香穴,早晚反复持续3分钟,可有效预防感冒。感觉感冒时,再喝一杯姜糖水,使身体微微发汗,后避风休息,可及时截断病程。

2.易感体质可以用温热药物,比如附子、肉桂、吴茱萸等打成粉末,晚上睡觉时放入脐窝,外敷胶布,次晨取下。10天为一个疗程。体寒者,休息5天,再进行第二个疗程。

3.根据中医理论辨证,采取扶元固本隔物灸。《扁鹊心书》中有“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令人长生不老”的文字记载。这说明长生不老是不可能的,但预防疾病,延年益寿是可取的。我们每年用此方法让患者未病先防,显著降低特殊人群发病率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人们可根据自己的体质特点,需要在养生保健医生指导的下艾灸疗法。

保护好个人健康,科学规范,响应政府号召,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以及养成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待春暖花开时,我们相聚!

责任编辑:liu


关于我们 】- 【 联系方式 】- 【在线投稿 】- 【 广告服务 】- 【 法律声明 】- 【 】- 【 网站地图 】- 【 留言反馈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 医药卫生报社/主办 总部/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与博学路交汇处
读者QQ群:149218703 站长信箱:yywsb@163.com  技术QQ:1563296841 1326701545 35702594 

  豫ICP备11010909号-4 公安备案号:41010702002485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医药卫生报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注明来源自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