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明杰 通讯员 潘春凤 黎洁 王玉霞
鼠年之初,新春佳节之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就这样汹汹而来,
让人惊恐,措手不及,
几乎蔓延覆盖了整个中国。
一时间,阴霾笼罩,人们谈毒色变.。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党中央、习总书记一声号令,
举国响应,雷厉风行,罗山县人民医院第一时间作出响应!
迅速召开会议,布置防控救治,全院上下同心,奋力与疫情生死搏斗!
该院——
迅速启动了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
筛选发热病人,收治疑似病例,打响了阻击病魔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疫情面前,我们都是战士!
不辱使命,众志成城,救死扶伤!
“若有战,召必回,让我先上!让我上!我要上!”......
一张张请战书,一个个签名,一只只手印,化作无穷的力量和信念。
他们,明知前方危难重重,仍不顾自身安危冲锋向前!
他们,只为了人们的健康重于泰山!
“不计报酬,无论生死!”
该院黎步安主任与同事们这样请战说,
“为了人民的健康,我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一张张青春洋溢的脸庞,
也坚守在疫情一线
醒也思医,梦也思医
工作岗位是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明明都是为人父母、为人子女,
都有牵挂惦记的亲人,
但他们都坚信着: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这个世界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但似乎也没那么糟,
病毒无情,
人间有爱。
这些彰显大爱的白衣战士,
在国家受难,人民受苦时候,
冲锋在前,
守岗尽责,
用血肉之躯,
坚守心底的善良!
他是抗战一线的医生,
从1月20日开始在发热门诊值班,
家中有父母、妻子和孩子,
持续在岗十余天,
他不能回家,更不敢让家人靠近,
煮好的年夜饭却无心吞咽,
上一秒,老妈妈还说着“等你回来吃团圆饭”,
下一刻再也忍不住泪流满面!
只能隔着手机屏遍遍叮嘱孩子
“你一定要多注意呀……”
她是一位护士长,更是一位母亲
2003年非典,她丢下年幼的儿子,
决然地投入到一线几个月;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
儿子大学刚刚回家,
她只在电话里说了一句:
“隔离病房又启动了,
今晚不回家了,你跟爸爸在家吃饭吧。”
好不容易回来,
等了一夜的儿子眼巴巴的望着她,
一身疲惫的她只说了一句:
“别靠我太近,我太累了,一天一宿没合眼”。
都说他们是白衣天使,
可谁又不是平凡的普通人,
谁没有亲人朋友,
谁的生命都只有一次。
却偏偏有一群人,
时刻未曾忘记自己的誓言:
我志愿献身医学……
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
助健康之完美,
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
不辞艰辛…
她是家中独女,
临进隔离区前发信息给父母:
最后一条是“等会上夜班了。”
此后,家人再没收到她的信息,
所有的担心牵挂只能用一条条
“忙完了没有”、“还没下班吗”代替。
妈妈,请原谅我的已读不回;
我也害怕,
但我必须装作成熟的样子冲在一线,
给患者生的希望!
明明自己还是个没结婚的孩子,
在父母眼中仍是那个
会撒娇耍赖的小可爱,
却突然给科室领导发来一条信息:
我也想报名,
但没告诉爸妈,怕他们担心!
2003年非典,
全世界守护90后,
2020年,
换90后守护这个世界。
她们做到了,年龄最小的小姑娘
也奔赴一线
哪有什么白衣天使,
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
循着前辈的路,治病救人,
在死神手中抢人!
隔离病房外,
刚刚工作出来的一线人员正用手轻轻揉自己的脸,
想稍微缓解一下长时间因戴口罩和防护面罩压下印记的疼痛,
连续在隔离病房工作十几个小时,
匆匆吧啦几口盒饭,
印记还来不及消退,
又要穿戴上口罩、面罩和防护服,
重返“战场”!
大年三十上午,
他已经回到了老家陪年迈的父母过年,
刚坐下就看到医务人员紧缺的信息,
还来不及深思便向主任报名,
告别父母返回医院,
却似乎忘了,
自己父母年龄大了,
还能陪他们过几个年呢?
大家都在战斗,
只有在“战场”上,
我才能安心过年。
90后的手本该纤细光滑,
可这双年轻的手,
却早已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手套闷的苍白,
但仍要一遍遍的洗手,
变得粗糙难堪!
已经记不清多少个深夜还没有回家,
连声音都熬沙哑了,
发热门诊病人不断,医疗物资不够,
他心力交瘁却无处释放,
只得对着电话里催促他回家的家人吼:
“是我不想回家吗?
这边这么多病人怎么办?
我是指挥官,
我就有责任和义务守护一方平安”!
家家团聚的新年,
他们一个个把自己孩子送到父母那里,
自己却随时待命,
时刻准备上班。
脱下穿在身上数小时的防护服,
衣衫早已被汗水浸透,
这个年,
他们没有团圆饭,
而有简单的盒饭!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
有刚生下二胎还在哺乳期的妈妈,
有怀着身孕的准妈妈,
有即将退休的医护人员
常天宝主任母亲的新灵也没能尽最后的孝道,
周莉夜班的时候婆婆去世都没回去看一眼,
……
他们身份不同,
却有着共同的信念:
敬佑生命,大爱无疆!
在疫情中逆行的是他们,
签请战书与疫情生死搏斗的是他们,
连续数十个小时工作的是他们,
自觉与家人隔离的还是他们,
这个世界如果有天使,
也许就是这般模样。
纵然如此,却少有人知,
只要生命还宝贵,
那医生这个职业就值得敬佩!
一边是不和谐的医患关系
一边是义不容辞地冲往一线,
穿上了密不透气的防护服
他们叮嘱我们多喝水,
自己却为了避免麻烦,
尽量少喝水甚至穿上纸尿裤。
全院各科室时刻做好了准备,
都积极组织培训学习,
三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
以备去一线救援做知识准备。
突发疫情,
导致防护服、N95口罩、防护面罩,护目镜、鞋套等各种防护物资紧缺,
院领导和后勤保障组采取多渠道筹措,
确保医务人员和患者的防护安全!
平凡的我们或许无能为力。
但平凡的我们可以做的是:
谨遵医嘱,
不去人流大的地方,做好个人防护,
不给医务人员增添一丝麻烦,
便是对他们最大的支持。
罗山县人民医院,
还有许许多多像这样的白衣天使,
义无反顾地坚守岗位,
用自己的血肉之躯,
为全县人民铸就一道“健康城墙”!
忙碌之余,他们还发出爱心提示:
请大家一起行动起来:
少去人员密集场所,
如需外出,请注意佩戴口罩、勤洗手,
室内定时通风换气。
保持良好心态,科学防控疫情。
稳住,战必胜 ,定能赢!
待到春天来临时,我们依然繁花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