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卫生习惯是最好的“疫苗”
2020-1-28 来源:医药卫生网本报讯(记者 王婷 杨须)“如何正确佩戴口罩?用过的口罩该如何处理?”为唤起公众的个人防护意识,遏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1月27日,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科普专家李莹、安伟锋等走上街头,开展现场公众科普宣传活动。
在郑东新区一家超市门口,科普专家组人员看到,前来购物的市民绝大部分都已佩戴口罩,只有个别人没有佩戴。经询问得知,没有佩戴口罩的原因有“觉得上不来气”“没有买到”“孩子小,觉得戴上不舒服”等。
针对未佩戴口罩的行为,科普专家组从疫情的严峻性、个人防护的重要性方面进行解释,为他们现场发放口罩,并手把手演示正确的佩戴方法。李莹不同人群的情况给出建议:因特殊原因而不宜戴口罩的人,应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如果一定要去,可选择错峰、错时出行;如果孩子不愿意戴口罩,最好不要与大人一同外出;另外,超市工作人员每天频繁接触购物车扶手,应特别注意勤洗手、消毒。
中午时分,科普专家组在某小区观察发现,使用过的口罩没有经过处理,就被随意丢弃在垃圾桶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样的做法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对此,他们为居民现场演示口罩的正确处置方法,即先装进塑料袋,封住口后再扔进垃圾桶。
“社区是传染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做好社区防控工作将有效遏制疫情的扩散和蔓延。”李莹说。健康教育应占位于防疫的第一线,只有先摸清公众掌握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才能抓住健康教育的薄弱环节,精准指导。目前,还没有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治疗的特效药物可用,生物疫苗何时能够研发出来还是未知,因此,对于公众来说,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卫生习惯就是最好的“社会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