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用“偏方”,拒绝谣言——内含居家隔离者、已确诊者和疑似者饮食建议
2020-1-27 来源:医药卫生网河南省人民医院国际医疗中心 营养医师 王 璐 博士
目前,随着疫情而来的,还有满屏的各种谣言。“喝红酒、吃草莓、吃花菇能抵抗新型冠状病毒”“乳铁蛋白、维生素C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喝大蒜水能治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吃辣椒能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死亡风险”……
作为一名营养师,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目前,尚无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特效预防和治疗药物,也没有相关防治该疾病的特殊食物或营养素。对所谓的“偏方”“神效食物”应持谨慎态度,已诊断或有疑似症状者,请在专业医务人员指导下规范治疗,勿对来源不明的信息偏听偏信,以免贻误病情。
一、正常健康人春节期间饮食建议
1. 避免生冷、辛辣刺激。同时,建议以性质温和的膳食为主,避免重口味的辛辣刺激食物。
2. 保证充足水分摄入。在缺水情况下,身体抵抗力可能下降。北方干燥气候加上室内暖气、空调等取暖设备使用又加速了身体水分的散失。足量饮水可保持呼吸系统黏膜的润滑,保护防御屏障功能。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成年人建议每天7~8杯水(1500~1700毫升),学龄儿童每天800~1400毫升,首选白开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
3. 微量营养素,特别是水溶性维生素的补充。多吃新鲜水果、蔬菜,每天1斤蔬菜半斤水果,保证维生素C等微量营养素摄入。
4. 注意饮食卫生习惯。尽量避免在外就餐,减少聚餐。饭前、便后洗手,规范执行手卫生。膳食制作中应注意生熟分开,食材充分加热。餐具严格消毒。提倡分餐制。
二、居家隔离者、已确诊者和疑似者的饮食建议
除了上述推荐,结合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等,我们对居家隔离者、已确诊者和疑似者提出以下建议:
1. 餐具区分与消毒。对于居家隔离者及其密切接触者,WHO指南建议:避免接触患者或接触在隔离区被患者污染的物品。如避免共用牙刷、香烟、餐具、饭菜、饮料、毛巾、浴巾、床单等。餐具使用后应用洗涤剂和清水清洗,不需直接丢弃。
建议隔离者使用单独碗筷,进餐时和其他人分开,并单独消毒。根据冠状病毒对热、乙醇等敏感的特性,可采用高温消毒(56度以上30分钟),或医用酒精(75%乙醇)擦拭后流动水冲洗的方法消毒餐具。
2. 营养摄入遵医嘱。隔离/治疗期间饮食要求应遵从医生膳食医嘱。保证充足热量和优质蛋白摄入。热量20~25千卡/千克体重每天,蛋白质1克/千克体重每天。对饮食摄入不足者,如胃肠功能尚好,可口服补充肠内营养制剂,每日1~3次,每次50~100毫升。胃肠功能较差、膳食+口服补充仍不能满足能量需求者,应由临床医生和营养师评估给予适当肠外营养支持。
3. 一些专家提出的“蒸蛋羹”、“热鸡汤”属于流质、半流质饮食,相对较合适发热及胃肠道功能偏弱的患者,而且能够补充一定的蛋白质和热量,可适当食用。在此需要提醒的是,鸡汤食用时建议撇去浮油,减少饱和脂肪摄入;此外,因为蛋白质很难溶解在汤里,主要还是在鸡肉中,所以想要达到最佳效果,一定要“汤肉同服”。
三、其他补充建议
1. 不贪新奇,不吃野味。
2. 控制聚餐,尽量分餐。
3. 保证睡眠,适当运动。
4. 饮食有节,限制烟酒。
5. 调畅情志,积极应对。
王璐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中国注册营养师。河南省人民医院国际医疗中心责任营养医师,《中国临床营养网》兼职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