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吃,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2020-1-26 来源:医药卫生网登封市人民医院营养科 韩超央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既然是传染病,预防措施和预防其他传染病一样,无外乎三条: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我们要通过正规渠道学习了解传染病的有关知识,不盲目恐慌,更不信谣传谣。
问一:吃什么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答:吃什么都“不能”预防。
目前对导致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的病原,也就是这种新型的冠状病毒尚不是十分清楚,倒不是科学家们没有能力弄清楚,主要是需要时间。病原没有彻底弄清楚之前,针对这种病毒的特效药物、疫苗等也不可能会有,研制这些药物和疫苗也都需要时间,因为科学家们不但要追求有效更要保证安全。
既然用于治疗的有效的抗病毒药物都没有,那么任何的营养补充剂(膳食补充剂)、任何的保健食品等也都不会有用,哪怕这些保健食品标注的功效是“提高免疫力”。任何宣称某种食品或者吃的什么东西能够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都是不懂或者别有用心。
预防的措施有且只有一条:别让“新型冠状病毒”进入自己的呼吸道,比如戴口罩、洗手、消毒等。
问二: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期间,应该怎么吃?
答:大量科学研究证实,营养确实与许多慢性病的发病有关,也是慢性病综合治疗措施中的重要一项,但营养与传染性疾病并无必然的联系。在所有疾病的治疗中,营养(包括禁食)是最基础的治疗措施,如果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或确诊病例,定点医院的营养师会根据疾病特点给予个性化的饮食建议;如果是一般群众或只是需要“居家隔离”(密切接触者),则只需要按照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不同人群的推荐正常饮食即可。
对每个人来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近段时间的“突发事件”,从盲目恐慌到理性对待,所谓“提高免疫力”、“增强抵抗力”的饮食即便有,也是长期坚持“合理营养”的结果,短时间集中通过吃点儿什么东西是做不到的,我们能做的就是不要让新型冠状病毒“搅乱”了我们的生活,无规律的生活特别是不合理的膳食降低了我们的免疫力,要知道每个人都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易感人群。怎么样不降低免疫力,保持“合理营养”是关键,怎么算“合理”呢?以谷类为主,食物多样化,营养素均衡摄入等。
问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正值春节期间,有没有具体的建议?
答: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目,中国人又赋予这个节日很多特殊的意义。春节在冬季,气温普遍比较低,水果蔬菜供应也不比夏秋季,再加上抗击疫情的需要,供应也可能比不上平日。春节放假,抗击疫情需要,居家时间多。根据这些特点,提些具体的建议:
1. 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少油腻、少坚果,适量吃些肉类,增加水果和蔬菜;
2. 多喝开水,当然茶水也挺好;尽量少喝或不喝酒,不抽烟;
3. 保持每天运动,采取积极主动的室内或室外运动,有太阳多晒太阳;
4. 按时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5. 注意保暖,预防其他的呼吸道疾病,比如感冒、流感等细菌、病毒或混合型的感染,因为这些都会“降低抵抗力”,对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极为不利;
6. 不贪新奇,不吃野味。任何食物都是营养素的不同组合,不要迷信“壮阳”、“补肾”、“养颜”等功效。
网上一些专家提出的“蒸蛋羹”、“热鸡汤”等,只是其个人意见,并不对每个人都适用。任何时候都不要相信所谓的“偏方”和“神奇食物”,因为根本就不可信,也压根没有。室内熏醋、吃维生素C、喝板蓝根、服用抗菌或抗病毒的药物、盐水漱口、饮高度酒、吸烟等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都是谣传。
总之,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有三:一是不接触传染源,因为谁也不知道谁带病毒,所以最好减少任何不必要的接触,尽量减少走亲访友,尽量少去人员密集的场所;二是切断传播途径,病毒的传播途径有飞沫、接触和空气,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等都是切实有效的措施;三是保护自己和家人,提高或者至少不降低免疫力,均衡营养、多运动、少熬夜等。
重视防护,但不必恐慌;合理营养,但不必迷信。相信党和政府,按照统一部署做好自己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