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网 > 地市动态 > 内容
落枕的针灸治疗经验心得
2019/1/15 16:43:58 | 来源:医药卫生网 |

 作者  赵晓燕

落枕是针灸推拿临床的常见病,四季均可发生,主要由项部肌肉、关节等软组织感受风寒湿邪或长时间静力性牵拉而发生损伤所致。主要临床表现是睡卧后出现颈项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

其病因认为与枕头高低不当、感受风寒有关,但进一步分析其原因,与颈椎慢性退变有关,颈椎间盘退变导致颈椎轻度失稳,从而容易出现颈椎关节的静力性损伤及周围肌肉的代偿,而枕头高低不当和感受风寒是落枕的诱因。

本文主要从经脉、经筋的角度,探讨针灸治疗落枕的体会。

一、从经络方面论治落枕 

中医认为,落枕多由风寒侵袭颈部,引发经脉不通,气血运行不畅而致,"不通则痛,通则不痛"。故治疗应祛风散寒、疏通经脉,经脉通气血和而痛止。

针刺治疗时多选取局部及远端穴位进行配伍,以疏通经脉,行气活血,祛风散寒。经络辩证是针刺治疗的基础,何经不通是针刺通经脉需要回答的问题。

落枕多出现后项部或侧项部疼痛、转动不利。按照经脉循行部位,后项部为太阳经所过或是督脉所过,侧项部是少阳经所过。因此,痛在项背,头部俯仰受限,项背部压痛明显者病变以督脉、太阳为主;痛在颈肩,颈部不能左右回顾和向两侧侧斜,颈的侧部压痛明显病变以少阳为主。

依据经脉辨证进行远端选穴,针刺远端穴位对于落枕的效果可谓神奇。后溪穴是太阳经落枕的首选,后溪属于手太阳经,又为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针之可疏通项背部经气。束骨属足太阳经,与后溪穴手足上下相应,也是治疗落枕的有效穴位。病及太阳项背部通常取天柱、肩外俞,向肩胛区放散可加天宗、秉风。

病少阳经的落枕主要是项侧部疼痛和明显压痛。

足少阳经不通多表现为风池穴至肩井穴一线疼痛,颈部转侧不利,颈痛连及头顶或连及肩井;而手少阳以颈部更靠侧方的疼痛及压痛为主,疼痛连及头颞及耳部。远端选穴上肢可取外关、落枕,下肢可取悬钟、阳陵泉。颈肩局部可取风池、肩井。

落枕时颈项局部穴位可以选取,如颈枕部的风池、风府、哑门、天柱,项背部的穴位大椎、定喘、肩井,以及颈夹脊。颈侧的手太阳、手少阳的天窗、天牖穴对于落枕效果尤佳,可在经脉辨证的基础上进行选取。临床上,颈项部阿是穴针刺对落枕的疼痛与功能活动受限都有效果,需要认真查找。

二、从经筋论治落枕

颈部由筋骨连接而成,落枕时颈部经筋挛急,颈部活动不利。根据经筋理论进行治疗,主要是触摸挛急的经筋,以痛为腧,舒筋缓急,"松则不痛",而达到止痛、利关节的目的。经筋与经脉相应,其分布范围与经脉大体一致。故诊察时除找压痛点外,应根据经筋的条块进行触摸与寻找,特别是肌腹的扳机点及肌肉的起止点。

根据经筋理论,颈部肌肉在不同分野所属经筋不同。颈后部的斜方肌、颈夹肌、肩胛提肌属于足太阳经筋;在颈部手少阳经筋和手太阳经筋是基本一致的, 为斜方肌的外侧部;手阳明经筋为胸锁乳突肌。

根据不同肌肉所属, 分别取其肌腹上的扳机点和肌肉的起止点进行针刺。

经穴位于分肉之间,经筋之间的凹陷应为经穴、经脉之处。可依据分肉之间所在位置,进一步进行经脉辨证,选取远端穴位进行针刺。如手三里是手阳明经穴, 可疏通手阳明经经气, 缓解胸锁乳突肌、斜角肌痉挛疼痛;养老是手太阳经郄穴,可舒筋镇痛, 缓解肩胛提肌痉挛疼痛;中渚为手少阳三焦经输穴,输穴主"体重节痛",可缓解斜角肌痉挛疼痛;束骨是足太阳输穴, 能疏通足太阳膀胱之气,缓解半棘肌、最长肌痉挛疼痛。

总之,针灸理论以经络腧穴理论为核心。落枕的主要临床表现是颈项部疼痛、颈部功能活动受限,其病因病机为风寒侵袭,经脉不通,气滞血瘀,同时有经筋收引,甚至颈椎错缝。从经络系统而言,其损伤的结构包括经脉、经筋两部分;从筋骨系统而言,不但浅表大筋,尚有骨周的深层小筋的经筋挛急。

故针灸治疗宜祛风散寒,行气活血,疏通经脉,同时以痛为腧,舒筋缓急。临床中应根据经脉辨证,选取相应经脉上的穴位,再配合局部取穴。经筋挛急是落枕的重要病机,诊治中应在筋骨等解剖理论基础上,通过触摸找到病变的肌肉的损伤部位,"以痛为腧",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临床上远端取穴针刺与颈部运动的结合治疗方法,可改善颈部活动受限的好方法。

 

编辑:岳晓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