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面部长了个“血管瘤”很害怕?
2018-1-13 来源:医药卫生网小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需要经历很多挫折,也会遇到很多疾病,让家长们操心不已;而血管瘤的出现让家长们的心又“提到了新的高度”。
血管瘤是可以发生在人体的任何地方的,所以在此提醒家长朋友们要时刻注意孩子的身体变化,孩子身上任何部位出现异常都要及时的去专业医院进行检查,血管瘤虽说生长在任何部位,但是面部是比较常见的发病部位,大部分患者因为面部血管瘤而焦虑不安,治不好的话可能会影响到以后一生的命运,面部血管瘤也就成了所有患者的噩梦,也是家长们最害怕的。
要想治疗面部血管瘤就要知道面部血管瘤的基本特征,了解它的特征之后才能够对症治疗,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看面部血管瘤的特征有哪些:
因为血管瘤也分为很多类,比如: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淋巴血管瘤等,不同类型的面部血管瘤其特征也是不同的,其中前三种是最常见的类型,接下来具体来介绍一下它们的特征:
面部毛细血管瘤:毛细血管瘤多为出生时或出生后早期出现皮肤红点或小红斑,逐渐增大,红色加深并隆起,高出于正常皮肤表面;新生儿斑痣和鲜红斑痣大多数为不高于皮面的红色斑块;二者的共同点为瘤体边界分明。用手按压其部位会褪色成正常皮肤,松开后立即恢复原状。
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根据其深度不同表现症状也不同,如位于皮下组织,表现高出皮肤隆起包块,皮肤呈青紫色,触之柔软,包块如海绵状或面团的感觉,界限不太清楚或与皮下组织有明显界限,压之有压缩感,包块大小有时随体位改变而变化,增大或缩小。位于深部肌肉组织的海绵状血管瘤,表现局部肿胀,患肢粗,皮肤色泽正常,触之无明显包块,局部柔软有压缩感。
面部混合型血管瘤:就是出现在皮肤表面大小不等的小红斑,与单纯的草莓状血管瘤并无异样,但随着表面血管瘤的发展,同时侵入真皮和皮下组织,皮下侵犯的范围可超过表面病损面积,形成隆起的包块,形态不规则,一般呈现出紫红色,容易发生破溃、出血、感染、坏死、形成瘢痕。混合型血管瘤就是两种或多种类型的血管瘤同时生长对健康造成危害,混合型血管瘤是血管瘤中危害最大的存在。>>>文章太长不想看?那就直接点击咨询医生吧<<<
了解到了面部血管瘤的各种危害那么用什么方法来治疗好呢?我们请教了郑州长峰医院血管瘤专家刘继锋主任,刘主任介绍说:目前治疗面部血管瘤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微创治疗:彩超引导下微创治疗技术。
彩超引导下微创治疗是在介入疗法和动静脉导管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治疗起来没有介入疗法痛苦大,费用不高,目前已成熟,与其他技术相比,治疗时不产生射线,无放射性物质,不使用激素、同位素及其化疗药物。其治疗原理:是在三维彩超定位引导下,通过微导管穿刺插入引起异常结构的营养支管腔及膨大处,在血管内利用超声介导技术,让供血支血管壁收缩,管腔变狭窄,减少瘤部供血,使瘤体供血与回流达到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的微创技术。
温馨提示:孩子患了面部血管瘤家长们虽然很害怕,但是不能让血管瘤恐惧了心智,应该能够意识到患了病要及早治疗的道理,因为血管瘤也是越早治疗越好,最后在此祝愿所有的血管瘤患者都能够早日康复,获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