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间血管瘤是什么?有什么症状和危害吗?
2017-12-25 来源:医药卫生网因血管瘤可以发生在人体的任何一个部位,根据不同的类型可分为:头部血管瘤、面部血管瘤、口腔血管瘤、肌间血管瘤等,因为人们的忽视,现在血管瘤正在婴幼儿的世界里肆虐,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肌间血管瘤”的一些症状和危害。
首先我们来看看肌间血管瘤的临床症状都有哪些:
发生在骨骼肌内的血管瘤就称为肌间血管瘤,以四肢和躯干比较常见。肌间血管瘤发生的一般是海绵状即肌间海绵状血管瘤,是在出生时就会出现的低血流量的血管畸形,又称静脉畸形,血管损害一般发展较慢,常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增大,成人期增大不明显。病变除位于皮肤和皮下组织外,还可发生在粘膜下,肌肉甚至骨骼。肌间海绵状血管瘤如因外伤或发生感染破溃时,有招致严重失血的危险。作为患者一定要及时治疗。
主要外部表现为高出皮肤隆起包块,皮肤呈紫色,触之柔软,包块如海绵状或面团的感觉,界限不太清楚或与皮下组织有明显界限,压之有压缩感,包块大小有时随体位改变有变化,增大或缩小。发作起来会非常的严重。肌间海绵状血管瘤不同于毛细血管瘤,在它的表皮没有或只有极少毛细血管瘤组织,血管瘤多生长在皮下组织内,而且往往侵入深部肌肉,肌间海绵状血管瘤有增长的倾向,体积可以胀到很大,严重破坏邻近组织的周围组织,使肢体变形,甚至破坏致残。
了解了肌间血管瘤的症状后相信大家都对肌间血管瘤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肌间血管瘤的几点危害:
一、疼痛。可具有局部疼痛不适。疼痛的程度不一,活动后加重,疼痛严重时可影响到肢体功能,特别是在近关节部位。疼痛与静脉石栓塞或肌肉收缩阻碍其血流、血栓性静脉炎、血管栓塞、外伤性炎症等原因有关。部分肿瘤与神经关系密切,压迫到神经,而引起神经性疼痛。
二、局部肿块。可以见到肢体局部包块或患肢肿胀。包块质地柔软,边界不清,挤压和抬高患肢可以缩小。有部分病例包块不明显,仔细检查才能发现肢体肿胀,周径增粗。
三、肢体功能障碍。肢体肌肉海绵状血管瘤引起肢体功能障碍也较常见。
四、X线检查。在X线片上可见软组织块影或网状密度增高影,约半数可见静脉石影。静脉石系海绵腔内凝块发生静脉炎并钙化所致,是诊断海绵状血管瘤的特征。少数病例X光线片上可见骨质破坏、局限性骨膜增生、肌肉广泛骨化。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肌间血管瘤的临床症状和具体危害,在此希望大家要知道:血管瘤虽然是良性肿瘤但是其危害是不能被忽视的,希望广大的血管瘤患者在认识到它的危害前都能够及时的治疗,还自己一个健康,还自己一个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