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网 > 地市动态 > 正文

学生艾滋病感染者为何年增35%

2015-12-1 来源:医药卫生网

学生艾滋病感染者为何年增35%

本网记者 刘 旸

2015年青年学生病例以同性传播为主,其次是异性传播,分别比2014年同期增加38.98%4.09%。”1129日,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王哲在河南中医学院举办河南省青年学生艾滋病流行与防控讲座时说。这一数字引起现场热议。“从不知艾滋病离我们这么近”“不知道我们的同学中有没有感染者,我有点紧张”……这样的议论不断传来。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25日发布的统计数字显示,2011~2015年,我国1524岁大中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净年均增长率达35%(扣除检测增加的因素);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总人数是57.5万,其中学生占1.6%。“大学校园已经不是艾滋病毒无法进入的纯净地,加强对青年学生的艾滋病防控知识宣传,特别必要。”王哲说。

安全套使用率不足五成

男男同性恋、临时性行为成感染高危因素

“艾滋病感染人群多样化,流行形势复杂化,这是艾滋病流行的新特点。男男性行为人群、青年学生、50岁以上老年人、低档暗娼是排名靠前的四类高危人群。”王哲表示,河南省青年学生男男同性恋艾滋病流行专题调查发现,自2008年以来,河南青年学生男男同性恋人群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呈增加趋势。

王哲分析,青年学生的性态度开放、艾滋病感染风险意识薄弱,导致了感染高危行为。

一份针对北京、上海等34个城市的高校本科生摸底调查显示,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在85%~90%之间;而安全套的正确使用知晓率则较低,仅有5%~18%的人知晓。大学生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总报告率为8%~30%,且地区差异较大。

王哲表示,多项研究表明,首次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对于以后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有促进作用,但是青年学生中很少有人全面了解艾滋病的传播与感染过程。发生临时性行为、男男同性恋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自我决策能力低,更容易发生不安全性行为。

“针对大学生思想开放、自控力较低的特点,持续、反复走进校园进行宣传,提高青年学生对艾滋病威胁的知晓率,拒绝不安全性行为,是我们连续3年走进大学校园开展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的主要目的。”河南省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杜三涛说。

主动检测意愿不高

预防控制、干预治疗要持续推进

王哲还就河南省18~28岁学生艾滋病疫情概况做了介绍。截至2015228日,现住址为河南省,职业为“学生”,年龄在18~28岁(含28岁)的HIV/AIDS病例共1037例,经各地核实后发现,目前仍有261例在校就读。“这表明对大学生进行入校体检、监测筛查、预防控制,甚至是干预治疗十分必要。”王哲说。

国内研究显示,大学生明确表达有艾滋病病毒检测意向的占33.3%,无检测意向的占49.1%;学生男男同性恋人群接受艾滋病病毒检测比例为40%~60%,明显高于学生和男性学生平均水平。在艾滋病病毒检测影响因素调查中显示,性伴数多、女性、自我认同为双性恋、遭受性暴力经历等人群接受艾滋病病毒检测比例较高。

“青年学生中有的存在对艾滋病恐惧的心理,担心检测结果;有的了解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以通过药物控制,并不担心。这两种认识,都有误区。”王哲说,艾滋病防控的科普宣传应当更有针对性,让每一位在校生了解艾滋病的真实危害,让未感染者远离感染、已感染者主动接受干预和治疗,并扩大学生哨点监测、检测覆盖、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覆盖面。

学生防艾志愿者初现规模

亲身参与、消除歧视是防控关键

“我宣誓,自愿成为抗击艾滋病的一员……”1129日上午,河南中医学院2015年世界艾滋病日宣教活动中,一批青年学子这样宣誓。

“以前说起艾滋病挺不好意思的。为了当志愿者,我查了5个小时的资料,了解了艾滋病的前前后后。我很乐意成为志愿者,以宣传积极、健康的校园生活方式。”河南中医学院2015级学生李远歌说,成为志愿者后,她提高了对艾滋病防控重要性的认识。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高素质人群,有责任把预防艾滋病知识向周围的人,向同学、同伴、家人进行宣传教育。”王哲表示,大学生群体对艾滋病防治工作具有决定性作用,他们在改变行为和遵守社会准侧、公序良俗中起主导作用,代表着艾滋病防控工作的未来和希望。

记者了解到,发挥大学生的支援宣传作用,各地多有探索。河南中医学院成立了大学生“关艾”红丝带协会,郑州大学艾滋病防控志愿者排演了艾滋病防控宣传独幕话剧。王哲补充说,河南还开展了定期分析全省学校艾滋病疫情的月报、季报、年报制度,相关监测数据会定期、不定期地反馈给省卫生计生委、省教育厅;同时,全省已在郑州、开封、漯河3个省辖市各设立1个学生艾滋病检测哨点,2015年已完成对2400名青年学生的监测。

“消除歧视仍是艾滋病防控的重要环节。各学校不得拒绝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学生入学,并保护好他们的隐私,积极与艾滋病防控机构配合做好干预工作。”王哲说。

审核:星星 责任编辑:胡晓军


 

关于我们 】- 【 联系方式 】- 【在线投稿 】- 【 广告服务 】- 【 法律声明 】- 【 】- 【 网站地图 】- 【 留言反馈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 医药卫生报社/主办 总部/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与博学路交汇处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1326701545@qq.com 举报电话:0371-85967132  技术QQ:1563296841 1326701545 35702594 
  
  豫ICP备11010909号-4 公安备案号:41010702002485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03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医药卫生报网观点。刊用本网站稿件,须注明来源自本网站。:::::::::::::::